第13部分(4 / 4)

小說:孟子 作者:蝴蝶的出走

【讀解】

這裡一方面是對《論語·陽貨》所記“陽貨欲見孔子”(17· 1)一章的補充說明;另一方面又是對孔子所說“巧言令色,鮮矣 仁”(《論語·學而 )》)的進一步發揮。

所謂“脅肩謅笑”,就是“巧言令色”。包括子路所不理解的 那種“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都是類似的行徑。說穿了,就 是兩個字--虛偽!

說到虛偽,那可就真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題了。一方面, 它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世上幾乎找不到什麼人不深惡痛絕, 把它作為人類的惡行敗德而加以口誅筆伐。也就是說,似乎是一 個勿需討論的問題了。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分明感覺到自己隨時 隨地都生活在虛偽的包圍之中,世上幾乎就找不到什麼沒有虛偽 存在的淨土。所以,這似乎又是一個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正 是這兩個方面的二律背反使“虛偽”突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不 僅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而且個聖賢們也困惑不已,所以有反覆 論述。(僅僅關於“巧言令色”的論述,在《論語》中就有三次, 分別見於《學而》、《公冶長》、《陽貨》三篇。)

至於孟子在這裡為什麼又說到這個話題,則是從“謅媚”引 起的。因為學生公孫丑提到為什麼不主動去拜見諸侯的問題,孟 子在回答時說到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方面是像段幹木、洩柳那樣, 過於清高,過於孤芳自賞,似平也沒有必要。因為儒者凡事反對 走極端,而主張中正平和、恰如其分。另一方面就說到謅媚的問 題了。雖然他這裡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揣測到,他所指的“脅 肩謅笑”之徒,正是那些逢迎、巴結各國諸侯的縱橫術士們。而 這些人,因為是他反覆鞭撻的物件,這裡也就沒有明說了。

從謅媚到虛偽,或者換句話說,謅媚本身也就是虛偽。有人 說:“虛偽及欺詐產生各種罪惡。”有人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