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它的含義極其深刻而 具有哲理。
官場的壟斷現象不用多說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帶關係, 就像孟子這裡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還要讓自己的子 弟都去做官。話說回來,世襲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壟斷制度。即便 不是世襲的科舉制度,其壟斷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一部《官場 現形記》所揭露的種種醜惡,其實也並沒有跳出孟子的時代多遠。 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場壟斷是深刻而意義深遠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義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場壟斷現象的同時,還 指出了市場壟斷現象的起源。其“賤丈夫”的說法固然具有濃厚 的寓言色彩,商業稅的徵收也絕不會真正起源於這個“賤丈夫”。 但是,“賤丈夫”不過是“罔市利”的市場壟斷行為的化身罷了, 所以,說徵收商業稅起源於這種市場壟斷行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為有意思的是,我們都知道壟斷資本主義是近現代社會的產物, 而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了這個壟斷的怪物—一“賤丈夫”。 雖然性質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義,不是很值得深思嗎?
就我們今天而言,市場經濟的競爭已愈來愈激烈,愈來愈卷 進全民的注意力。“賺進每一分可能賺到的錢“,已成為很多經商 者的心願。但是,如果只圖自己賺錢而“罔市利”,不顧別人利 益,則很可能成為孟子筆下的“賤丈夫”,成為大家群起而攻之的 物件。結果很可能會事與願違,不僅不能“罔市利”,反而還會做 “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無路。所以,還是不要做“賤丈 夫”而做“大丈夫”罷。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賤丈夫”的寓言是為了配合說明官場與 商場一樣存在著壟斷,干擾著他說服齊王實施仁政。而這,正是 他不願意享受十萬鐘的俸祿而辭職還鄉的根本原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