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妃有誤,皇后可以不經皇帝而動用家法。皇上在朝堂上知道也為時已晚,想救也來不及,後宮皇后濫發懿威,輕易處死宮妃的故事載在史書,武則天飽讀經史,自然清楚。然而,她武則天也不會坐以待斃,任人宰割。她又對皇后的作為感到好笑,不該先把自己的招數亮給對手,讓她早有準備。她自言自語:“事已至此,自己決不能示弱,而要把握時機,給對方死命一擊。”
武則天開始她的行動了。
第一步先要向皇帝示警,告以自己在後宮中的危險局面,讓皇帝先有思想準備,以便週轉。
當高宗又臨武則天的宮室親近愛妻幼子時,武則天說:“皇后因為皇上寵愛臣妾,要用家法整治臣妾了。望皇上以大局為重,多多看顧皇后,免傷皇后的心。”
李治只好快快而至正宮。皇后一見皇帝到來,以為自己的威儀畢竟讓武則天害怕了。並一再向皇帝詆譭武則天,說她忘因負義,迷惑皇上,離間咱們夫妻之情,實在可惡,不給她點苦頭是不行了。
李治聽後,果然如武氏所言,頓時皺起眉頭,十分不耐地說:“皇后貴為後宮主宰,心胸竟這麼狹窄,朕可從未聞武昭儀說過皇后半句壞話,她總是催我到皇后這裡來”
王皇后見他袒護武昭儀,更是妨火上漲,急不擇言地說:“那是她故意在皇上面前狐弄,你被她迷住,怪不得不把我放在眼裡了”其威怒之情溢於言表。
李治立即回敬:“皇后也該有皇后的體統,為何屢與妃嬪相鬧呢?前時總說淑妃不好,朕再不去她那裡,現在又說得武昭儀這麼難聽,是何道理”
皇后見皇帝動怒,再不敢多言。李治也愈加生氣,乾脆甩袖而去。
第二步是爭取後宮的人心。
王皇后統懾後宮大權,如果對武則天突然發動,則將倉促難以預備,造成被動。而如果取得了後宮眾宮女的人心,就能隨時控制王皇后的一舉一動,以便有所準備。即使皇后欲加之罪,後宮的六尚女官、女史們也會替她說話,皇后就未必能輕易處置她。
王皇后及其母魏國夫人的弱點是自視太高。脫離後宮的眾宮女和女官,尤其是魏國夫人,以為女兒當上皇后,自己出身又高貴,平日毫不體貼下人,頤指氣使,盛氣凌人,大家對她深懷不滿。武則天平日就很注意宮中人際關係,她知道宮女們的苦處,對她們深表同情。而今有心於此,更加努力去做,她不斷施以恩惠,有了賞賜,不論厚薄,全拿來賞給她們。尤其是被皇后和柳氏冷落的女官和宮女,更是專意籠絡,賞賜豐厚,毫不吝惜。這就是正史中的記載:“後不能曲事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姡�爰����植晃�瘛N湔巖撬藕笏�瘓湊擼�厙閾撓胂嘟幔��蒙痛頭鍾脛��墒嗆蠹笆珏��玻�巖潛刂��!�
………【第四百四十二章。wukan】………
第四百四十二章。wukan
舊時的史官們無不惡毒地咒罵武則天,總罵她天生就是個惡毒、的女人。正如《討武曌檄》中罵的那樣,說她“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然而,通觀武則天的性格的人,年少時天真活潑、無憂無慮。入宮後便成了任人驅使、宰割、毫無依靠的弱女子。入寺為尼等於進入了人間地獄,將來的命運自己完全作不得主。二度入宮原本就因李治看好了她是他所需要的女人,她也只求能有立足之處,她害怕過去那些苦日月。
誰能想到,她的入宮竟有了雙重身份:李治要她女人的美色(李治認為她是最美的);王皇后把她當成為行使離間詭計的工具。於是,一下子便被人投入到激烈爭鬥的漩渦之中。就像有人把你投入正在相互撕咬的狼窩,封閉,想逃也逃不出。你眼前是不是隻有兩條路好走,要麼被眾狼吃掉,要麼得比狼還兇。如果說武則天是狼,那也是狼群把她變成的狼,她被迫咬殺的也是狼。
王皇后困獸猶鬥,淑妃在她惡毒的算計下失敗了,下一個目標是專力對付武則天。前堂上那群出身豪門的大臣們,也是王皇后的有力援手,武則天稍有不慎,就會被扼殺、撕爛。武則天被逼無奈,不準備鬥爭是真不行啊。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下半年,武則天生下一個男孩,李治為之取名弘,不久被封為代王。武則天有了皇帝的龍子,對宮中妃嬪來說是非一般的重要之事,若不出特殊原因在宮中便可以站穩腳跟了,當初做太宗的侍女才人時若有皇帝的子嗣,就不會被逐出宮門當尼姑,保況她已是嬪之首的昭儀了。
隨後,武則天又請求高宗追封父親武士彠為免遭朝臣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