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
“南無阿彌陀佛”這時那一直坐在宮中沒有開口的阿彌陀佛張口言道:“兩位娘娘自上古之時便是大德女仙,教化三界生靈卻是理所當然。”
“師兄之言大善”
剛才那句話若是在準提佛母口中說出,兩位娘娘聽聽也就罷了,但從阿彌陀佛口中說出那就不一樣了。當年上古洪荒至今的強者哪個不知道阿彌陀佛那堪比太清老子的性格?
“姐姐。”這時的后土娘娘當真是有了決斷,轉而向女媧娘娘低聲詢問,“不知姐姐看此事如何?”
“嗯。”輕輕額首,女媧娘娘正色道:“大劫之前不成聖皆為螻蟻,吾等門下巫妖二族若是不像佛母說的恐怕在大劫來臨之時都要做那玄門頂劫的棋子啊。”
“那姐姐的意思是?”
“吾與妹子當召集族人將此事定下。”
“嗯。”
兩位娘娘倒是有些顧忌,畢竟當初的巫妖二族可是死敵。而且這仇恨自上古一直延續至今,就在前些日子后土娘娘重生之前妖族金烏太子還與祖巫后羿在六道輪迴當中做過一次呢。
故而知道兩族中還有不少人對當年的仇恨耿耿於懷,一直想著與另一方再次決一雌雄,兩位娘娘不得不小心應對。V
為了方便您閱讀,請記住“網”網址:/
………【第四百零一章】………
且不說在混沌天中阿彌陀佛、準提佛母、女媧娘娘、后土娘娘如何商議大事,再說如今的人間界中卻是又有大事發生。(頂點小說手打小說)78542598745878546
卻說自當日唐三藏取得真經還朝已有整整三年了,大唐百姓聽聞七七四十九年前貞觀皇帝御弟歷經千辛萬苦趕往西方靈山取得真經為大唐百姓謀福,在慨嘆三藏法師大智慧、大毅力的同時,更多的百姓對佛法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而當今的天子對自己那位佛法高深的便宜皇叔也是極為尊重。當年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將自己的兩個兄弟誅殺,而當今天子自幼就沒有皇叔,這次唐三藏還朝雖然說二人無有血緣關係,但對這位名義上的皇叔,李治很是親近。
不但在大唐都城中為唐三藏大興土木修建長安寺,而且還在宮中修建別院供唐三藏居住。
雖然說在西遊之中清虛數次出手為唐三藏師徒增添磨難去其功德,但是唐三藏以凡人之身歷經重重磨難取得正經歸來,大唐百姓怎能不對其奉為天人?
故而一場浩浩蕩蕩的興佛運動開始了。
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這足以說明此時大唐百姓對佛得狂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似乎在一夜之間佛這個信仰席捲了整個大唐。
“梆……梆……”幽幽的木魚聲從佛堂之中隱隱傳來,在空蕩蕩的大殿中這木魚不但不顯得吵鬧,反倒給進入佛堂中的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這時一個身穿黃袍的中年男子站在佛堂前靜靜的聽著那從佛堂中傳來的木魚聲,此人正是當今聖上,日後廟號高宗的李治。
“陛下來了。”一個略顯沙啞的聲音在那高大的釋迦牟尼佛像前響起,李治抬眼望去只見一位老僧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僧袍靜坐佛前。在這僅是佛像的佛堂之中,對著那足有十丈開外的釋迦牟尼佛塑像,如果你補仔細觀看根本不會看到佛前那老僧。
“皇叔。”輕輕走到老僧身旁,大唐太子竟然跪在老僧身側蒲團之上向那釋迦牟尼佛像連扣九首。
“南無阿彌陀佛。”那老僧轉過身來,只見滿是滄桑的面容上無悲無喜。雙眼微闔念聲佛號淡淡道:“陛下此來是又有煩心事了?”
“嗯。”大唐天子輕輕額首,盤膝坐在那蒲團上對老僧說道:“朕確實有一件要事要向皇叔訴說。”
“陛下,貧僧乃出家之人六根清淨,無有能耐手段,陛下有要事還是與佛祖說吧。”
“哎……”這時的李治皇帝長嘆一聲,“皇叔不知啊世人知道朕掌天下,管萬人之生死。可誰知朕心中之煩悶,又有誰知朕之怒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面對著似乎總有苦悶縈繞於心的大唐太子,南北朝慧能法師的一首畿子從老僧口中而出。
“這……”
淡淡一笑,那老僧閉上了雙眼莫誦,那幽幽的木魚聲又在佛堂中響起。
見老僧默而不語,李治陛下也知道自己這位皇叔是什麼意思,當即李治起身往大殿外走去,而當一隻腳已經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