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豹:事實上我們透過馬王堆漢墓的發掘,乃至於其他的漢墓的發掘,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文景之治那種繁榮,那種盛世,絕不是文學家的任何誇張。
所以我想考古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把這些材料發掘出來,研究它的成果,來反映過去,為現在服務。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講,考古學的意義並不在於發現幾個重大的青銅器,丟失幾本書,更主要的是給我們復原一幅真實的古代人的生活場景,也許從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而且我總是在想,透過馬王堆,以及千千萬萬像馬王堆這樣的考古發現,我們能夠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民族的過去是非常輝煌的,真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個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它不會永遠落後下去,它還會創造更大的輝煌。
神秘的巖穴(1)
嘉賓 楊鴻勳 中國建築史學會理事長,從事建築考古研究工作50年,對龍游石室群展開過深入研究。
導語:深不見底的水潭裡,竟然埋藏著一個匪夷所思的宏偉工程!種種不可思議的精妙設計,讓今人不得不為古人的技藝歎服。
解不開的迷窟——神秘的巖穴
浙江省中西部地區,有一個名叫龍游的小縣城。縣城形狀狹長,一條江水環繞而過,與縣城隔水相望有一座小山,名叫鳳凰山。直到20世紀50年代前,鳳凰山上一直沒有人居住,鬱鬱蔥蔥的樹林中掩藏著一份寧靜和神秘。
後來,一場特大洪水襲擊了山下的村莊,村民們被迫移居山上,從此,在鳳凰山上,一個名為石巖背的村莊就出現了。
40多年來,村裡人一直過著安逸祥和的日子,尤其令他們滿意的是,山上有幾十口水潭,保證了他們的生活用水。據村民們講,這些水潭在他們上山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潭中水質很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幾十年來,村民們在水潭邊洗衣做飯、勞作生息,但就是沒有認真想過,這些水潭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據說,也有好奇者曾經用竹竿試探過水潭的深淺,但由於個個深不可測,他們也就望而卻步了,因此這些水潭又被村民們稱為“無底潭”。
就這樣,“無底潭”中的秘密一直陪伴著石巖背村民們清貧的生活,直到1992年6月,附近的一個普通村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埋藏了很久的秘密。一座巨大的、令後人不可思議的工程從水面下浮現出來。
楊鴻勳:1992年,當地的一個農民,叫做吳阿奶,開始是出於好奇和幾個村民一起抽水。這裡有個神秘傳說,說是無底潭的水沒有底兒,天大旱的時候水位也不下降,所以非常神秘。當地村民也相信無底潭的故事,都說那裡通著東海龍王。所以這個叫吳阿奶的小夥子,就好奇地想把水抽乾試試看。
他弄來水泵,開始慢慢抽水,這個過程很花錢,因為不管是租還是買的水泵,都得花錢。後來,甚至還引起了家庭的糾紛,他的妻子都生氣了,說他不但不賺錢,還不務正業。
但是,這個叫吳阿奶的年輕人並沒有就此罷休,他決心不改,頂住壓力,一直堅持著抽水。日子一天天過去,無底潭依然沒有露出底部,人們開始懷疑,莫非這下面真是無底深淵?
吳阿奶沒有放棄,抽水工作夜以繼日地進行著。終於,在第十七天,水被抽乾了。
出現在村民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吳阿奶懷著一絲恐懼和驚喜,順著洞口往下摸索,經過一段漫長的路程之後,他到達了洞底。藉助從洞口射入的陽光,再加上眼睛在黑暗中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一座形式規整的地下大廳在他面前漸漸浮現出來。
這座奇怪的大廳激起了村民更強烈的好奇心,緊接著又有4個洞窟被抽乾,大家發現,它們的結構基本類似,只是體積大小各不相同。村民們對這些空曠陰暗的洞穴感到疑惑,卻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發現的,將是一個巨大的人工地下建築群。
1998年,聽聞龍游石窟重重謎團的楊鴻勳教授來到了龍游石窟,展開了對石窟的研究。
楊鴻勳:這件事情挺轟動,一下子地方媒體就開始報道,後來驚動了附近的大城市。甚至香港到東南亞、臺灣許多電臺、電視臺都播出了。不過這個時候都是當作獵奇事件來說的,訊息並沒有傳到學術界,所以事隔六年,我才知道這件事情。聽說炒得很熱,但是學術界從來沒聽說這回事。
後來我就去了現場,當時就有人問我,這是什麼,讓我馬上就給他們解釋清楚。我就認為,這個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