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此霞至今還在西王母的通緝名錄上。”
易劍鋒灑然一笑,那笑容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柔和悲愴,“我曾誓言,上窮碧落下黃泉,亦要找到救回如煙的方法。崑崙宮又如何?我是非去不可!”
第七集 第四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中)
九幽血神曹操無聲的消逝讓他的老朋友李太白等人十分悲傷。不過現在卻不是悲傷的時候,死去的人已經死去,活著的人還要好好生存,繼續完成他們的責任。受傷的人還等著他們去救治,過多地沉緬於悲傷之中,不是李太白、陸少遊這等英雄豪邁之士的風格。
所以在緬懷了老友一番,又得知了易劍鋒的決心之後,李太白與陸少遊仔細地跟易劍鋒分析起此番行事的可行性來。
去崑崙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想見西王母本就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可能進入崑崙宮之前,還有可能遇上很大的麻煩。
天下正道大派有七,其中崑崙派於峨嵋派分持牛耳。崑崙派向來不好惹,崑崙本門弟子三千,天下間尚有近萬弟子游走四方,修行歷練或是降妖除魔。
和峨嵋比起來,崑崙更加的家大業大,由於與西王母是近鄰,偶爾也會在西王母處得點好處,是以崑崙弟子無論哪一輩的,均以西王母門人自居。傲氣自是由此生出,在待人接物上面,也漸漸有了高人一等的心思口即使在與峨嵋這大派交往時,崑崙派的弟子們也都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驕傲的人往往很自信,或者說自負。崑崙派以正道第一大派自居,修行之餘,最主要的工作當然是斬妖除魔積攢功德,好讓天劫來時動靜稍微小一點。至於被他們剪除地妖魔有沒有做過壞事。那就沒必要多加考究了。所有的崑崙弟子,往往都是見到妖魔便飛劍放法寶,從來沒有考慮過是否錯殺的問題。
在崑崙派地人看來。凡是妖魔,那就一定是罪惡的。
斬妖除魔那就一定是替天行道,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德。這種想法並非沒有依據。那依據便是“崑崙派”這個響噹噹地字號。崑崙派地人說是。那就一定是。崑崙派地人說否,那就一定否。
所以很多沒學會掩飾自身氣息的妖魔在不幸遭遇崑崙派弟子的時候,往往還沒搞清楚對方的來歷,便被劈頭蓋臉地一氣飛劍法寶砸得灰飛煙滅。至於苦苦修煉出來的內丹啊元神啊什麼的,當然是被崑崙弟子們廢物利用拿去煉丹或者煉法寶了。
當然,崑崙弟子們對這種事情是不會有半點愧疚地。對他們來說。妖魔死了以後還能創造出價值,那便是妖魔們修行這麼多年攢下的造化。而成全了妖魔們這造化的崑崙弟子們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這些妖魔們的恩人。有何內疚之有呢?
便連陸少遊手下地騰龍十八騎這些妖魔,也儘量不與崑崙弟子遭遇,因為崑崙派仗著家大業大,或許還會給陸少遊本人一點面子,可是對陸少遊手下的這些妖魔們,那就不會講究半點情面了。
所以,易劍鋒要去崑崙宮,勢必會進入崑崙派的勢力範圍。若是不幸撞上了崑崙弟子,那些崑崙弟子們是絕對不會和小易講道理的。以易劍鋒如今的實力,普通的崑崙弟子即使飛劍法寶齊出,他空手也能接下。但問題是若易劍鋒動手反擊,甚至失手殺了崑崙弟子,那麼一向心比天高,門派觀念又非常嚴重的崑崙派絕對不會放過易劍鋒,非拼死追殺他不可。
崑崙是什麼門派?那可是歷史悠久、有一萬多門人弟子的大派,數千年來修行成仙的不在少數,渡劫失敗後成了地上散仙的也不在少數。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若是讓易劍鋒得罪了,那麼易劍鋒今後休想安生。
當然,易劍鋒原本是能夠好好隱藏起自身的妖氣的。可是他現在剛剛得了萬歲妖王的一隻眼睛,平白多了一身強橫妖力,還未完全熟悉與掌握,根本無法妥善地隱藏起來。而一般掩飾氣息的法寶符紙又無法掩飾萬歲妖王妖氣的能力,畢竟妖魔界二號頭領,萬妖之王那無比精純的妖力氣息,不是那麼容易便能掩飾住的。
關於這一點,李太白也沒什麼更好的法子。易劍鋒身具九世金身,又曾與李太白贈給他的護身法寶“金縷玉衣”合體,還沐浴過李太白那珍貴無比的青蓮瓊露,身上本來氣息混雜,難辨他是妖是仙是佛。
但自從吞下了萬歲妖王的眼睛之後,所有的氣息便被萬歲妖王的妖力氣息掩飾,那濃烈的妖氣,令易劍鋒即使在百十里開外,也能被李太白這種高手感應到。
對這無可奈何的情形,李太白在易劍鋒上路之前除了千叮嚀萬囑咐之外,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