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法堂書記室妙廣法師、九州出版社周春編輯校理錄音稿,佛光山教育院提供資料,有關朋友給予幫助,九州出版社編輯出版,謹表謝意!
感謝為本書出力的各位先生女士和慈悲智者。
2009年4月5日於北京四合書屋
苦旅(1)
禍兮福兮
星雲大師:
民國十六年農曆七月二十二日(1927年8月19日),我出生在揚州江都一個窮苦的家庭。我有兄弟姐妹四人 ,我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由於家境清寒,生活艱難,受不起教育;不過到了六、七歲的時候,外婆還是把我送到私塾裡讀書。只是進私塾唸書,一天要繳四個銅板,因此有錢的時候我就帶著四個銅板去上課,沒有錢就不去了,老師也能諒解。雖然因為家境的關係,父母沒有給我上學讀書的機會,但我還是感謝父母賜給我一個很好的性格,那就是我從小就很勤勞。
崇年先生:
民國二十三年農曆三月十一日(1934年4月24日),我出生在山東省蓬萊縣一個半農半漁的小山村。我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都在北京打工,後來開個小店鋪。我兄弟姐妹七人,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夭折,排行的有五人,我最小。我們兄弟,小時候在家,長大一點就要隨父親到北京去打工。家裡吃飯還可以,但並不富裕。我在農村上正規的小學。學校是在民國時期建的,校名也很時髦,叫“維新小學”。就這一點來說,我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的。但“福”中也蘊含著“禍”。這個“禍”,以後我再跟您說。
星雲大師:
回憶起我的童年,六、七歲時我就知道要幫忙做家務,我會燒煮飯菜,只不過煮得好不好吃就不知道了。那時家裡的大人經常外出工作,而我又不能上學,只有關起門來整理環境,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尤其廚房灶裡的灰要不斷地耙,因為煮三餐都是燒稻草,很容易就積了滿灶的灰燼。我總是主動地把灰耙了,但常常弄巧成拙,弄得滿地都是灰。這時我也會不厭其煩地慢慢把它掃乾淨,總想讓家人回來一看,家裡整潔又幹淨,帶給他們歡喜。再說,我覺得人本來就要工作、要服務;不工作,那我來人間做什麼呢?人活著就要勞動,勞動就是生命,所以我很尊重生命,我也樂於工作。
崇年先生:
我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