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向雪原軍進攻。
既然出現如此情況,當然沒有放棄這些地方的必要。瀋陽戰鬥一結束,凌芸迅速作出調整。袁桐立即回到通化,進攻的第二師防禦南面,重新控制蒙江、臨江和通化地區。
雪原軍回來,撫松、長白山的百姓停止向瀋陽撤退,集中到通化、蒙江地區。北部防線收縮,輝南、梅河口徹底放棄。做出反應的梅津美治郎出兵佔領輝南、樺甸、梅河口、撫松和長白山。這些地方雖然是雪原軍主動放棄的,但關東軍對外宣佈卻是皇軍奪回這些地方,總算找回一些顏面。
如此一來,雪原軍控制通化到瀋陽這一面區域,日軍形成南北兩線的包圍態勢。接下來的時間裡,雙方又開始新一輪調兵遣將,重新進行戰略部署。
日軍方面解散第9軍,把第57師團和第25師團指揮權歸入關東軍司令部,偽軍第3師和第8師調回成春一線。
對於日軍方面來說,他們不能再讓偽軍參加作戰,對於雪原軍作戰每一次打仗,也不知道凌芸用了什麼方法,大批的皇協軍投降,背叛皇軍。不但為雪原軍增加了無數的兵力,也帶給他們大批的武器彈藥,雪原軍等於接受現成的武裝。
這一次第11師整體背叛,第3師一個旅背叛兩個團,如此一來,雪原軍不但沒有減少,相反急劇增加。
擔心再次有偽軍叛變,梅津美治郎把偽軍殘餘的一個半師調回成春以北,而南北兩側只是日軍部隊。如此一來另一個情況出現,那就是日軍兵力減少,不得不放棄廣大農村城鎮。
很奇怪的是,雪原軍也沒有出兵進入這些農村地區。雪原軍和日軍採取了一樣的戰術,佔領重點地區兵力集中,這樣的對持局面,那就是不打則已,一打就是打仗。無論是關東軍,還是華北方面軍,他們習慣了中國的抗戰遊擊方式,對這種方式有些不適應。
大兵團作戰進攻戰略城市,是針對國民政府軍的戰術,對於日軍高階將領來說,國民黨的軍隊不抗打,是日軍以少量軍隊進攻,而國民黨軍隊以大數量軍隊防守,所以他們的飛機大炮能發揮威力,幾乎達到了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狀態。
可東北情況正好相反,面對雪原軍是人家以少量兵力進攻,而日軍只能以多出兩三倍,甚至四五倍的兵力防守。進攻方是掌握主動權的,所以日軍的飛機大炮並不能發揮作用。別說下面的指揮官,就連梅津美治郎一時間都拿不出什麼好辦法,解決這樣的局面。凌芸採取的是重點防禦,集中兵力於縣城以上的地方。並沒有在她的控制區修建什麼防禦工事,完全是一個進攻的架勢。
接連的作戰梅津美治郎已經明白,凌芸根本不用防守,只要日軍發動進攻,她也會進攻,皇軍進攻東面,雪原軍就會進攻西面。
這個女人非常得狠,可以放棄任何地方。別看她佔領瀋陽,說放棄就會放棄,那她下一步要進攻哪裡?誰也不知道。正像磯谷廉介說的那樣,如果日軍集中兵力進攻瀋陽,雪原軍下一個目標可能是長春?
聽到這句話梅津美治郎哆嗦一下,他不敢想象,如果被凌芸攻佔成春,滅掉滿洲國,會是什麼樣。自己可能不是被調離的問題,是被送上軍事法庭的下場。所以他把第57師團和25師團指揮權收回,把第25師團佈置在鐵嶺、法庫一線,確保長春方向安全,同時用57師團在梅河口、輝南、樺甸方向防禦,調第4師團進入撫松、長白山各縣,以北面用三個師團保護長春方向,完全是防守的架勢。
把第42師團、第12師團和第17師團佈置在本溪、遼陽、鞍山、盤錦、黑山一線,調通遼一帶第26師團進入阜新一線防守,第8軍轄四個師團,司令部在錦州,防禦南面。在雪原軍南北西線七個師團,總兵力達到十萬多部隊,佔去關東軍一半的兵力。
這樣調動讓熱河、綏遠方向的東北挺進軍和黑龍江方向的抗日聯軍,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各地死灰復燃的抗日遊擊隊,再次瘋狂起來。東北各地日軍都是報告,請求增援。
無可奈何的梅津美治郎,只有在各師團抽調部隊補充各地剿匪,確保中東鐵路和南滿、北滿鐵路,他一時間根本無力向瀋陽進攻。
對於凌芸來說,她一點也不比梅津美治郎輕鬆。剛剛佔領瀋陽,一大堆的事情,而日軍方面的調動也是進攻的態勢。如果雪原軍不能在日軍調整完之前,完成調整,那麼面臨的危險更大。
瀋陽被佔領奪回,凌芸向外發表通電,恢復國民政府的名稱,還是叫瀋陽市。成立東北抗日臨時政府,統一管理東北的根據地。同時對雪原軍進行大規模調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