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讓凌芸有些擔心的是袁桐的表現,她為什麼後來說這些,那也無非是向自己表態。
以兩個人的關係需要表態嗎?這就是在袁桐的心理已然開始警覺,是不是有提醒凌芸的成分,也不敢確定。這段時間雪原軍膨脹的更快,軍隊發展也是幾何速度。越是規模小發展的越慢,因為誰也信不著你。
當有了一定勢力之後,無論出於什麼心態,都有人投靠你,也能相信你。如果一開始就拉攏關明遠,相信他怎麼也不會幹。
作為老部下,關明遠連馬占山都沒有答應,能答應凌芸,足以證明關明遠並不信任馬占山,其實就是不信任國民黨軍隊。後世經歷的時間長,從旁觀者角度去審視這段歷史,凌芸更能看明白。如果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讓傅作義投降,恐怕打死他也不會幹。但四九年他起義了,這都和實力有關。
在短時間之內,雪原軍成為有兩個軍、四個師、兩個直屬團,一個大隊和大批輔助部門的龐大軍事集團,總兵力已達到四萬多人。
根據剛剛完成的部隊整編報告,全軍作戰兵力是四萬五千人,其他機構和後勤如果全算上已達到六萬,確實是讓人歡欣鼓舞的一件事。可老蔣這一手來的太不是時候了。
對於關明遠出任第二軍軍長,凌芸就已經聽到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表示不滿,畢竟關明遠剛剛投降,憑什麼出任軍長。
雪原軍的三個人都可以成為軍長,第一個是胡啟忠,第二個是李豹,第三個柴金旺,但寸功未力,只是原來偽軍的軍銜高,帶來的部隊多,就成為軍長,這明顯有人不服。
無論是團長還是旅長,都有投降的偽軍,他們進入雪原軍以後基本都是降級使用,而部隊的主官都是雪原軍的老人。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從雪原軍的作戰特點出發,但現在顯然不行,軍隊越多需要的指揮水平越高,已不是靠著勇敢能解決的。
凌芸的頭腦確實夠用,所以她更明白中國人的小農意識非常嚴重。在職務上看的是關係,而不是能耐。
對於圈外的人缺少信任,在後世企業打工,對這樣的現象凌芸更加有深刻的體會。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很多,經營也不錯,但他們無法發展壯大,原因就是這個思想作怪。
特別是一些小縣城和小城市農村的企業,只能維持在家庭工廠和小公司的範圍規模之內。一旦擴大就會失敗,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信不著外人。
在企業需要管理人員的時候,作為企業主人首先考慮的不是才能和人品,而首先考慮的是什麼關係。信任不是考察品德和才能,而首先考慮的是什麼關係,值不值得信任。所以一個私人企業中,老婆管財務,兒子管生產,女兒管銷售,所有重要的職位全是自己家裡人,他認為這些人不會糊弄他。即使貪點錢也沒有外流,奉行的是肉爛在鍋裡,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他們真的值得信任嗎?最重要的是家裡人可靠,但他們卻不一定有那個水平和能力,往往會因為能力問題讓決策失敗,造成重大損失。
還有一點,親情在利益面前更加不堪一擊,何況還有一種思想在每個人心理作祟,那就是“爹有媽有不如自己有,老婆孩子還得伸伸手。”錢財還是放到自己手裡最安全,所以親情根本擋不住貪汙和利益爭奪。
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思想,也讓人有了什麼都論資排輩的思想,卻忽略了有些人即使他幹上一輩子,也不一定有那才學,這一切都是利益驅使。
凌芸看明白這些之後,毅然決定不再打工,要自己創業。可創業還沒開始,她卻和袁桐穿越了,來到了異時空,開創一份抗戰大業。
雪原軍從十幾人、幾十人發展到今天幾萬人,從佔據一個山寨,到今天控制東北最大的城市瀋陽,已從一個小企業發展成大型企業,這就好比一個公司,已從獨立的企業,向集團公司的方向發展,他面臨的不再是軍隊作戰能力問題。
政治權謀,即使凌芸再聰明,畢竟她沒有學過這些。她只好在企業公司模式中借鑑經驗,認為雪原軍已從資金執行進入資本運營的階段,管理將是雪原軍的重大問題。戰略發展要超過戰術運用,核心層的人員就突顯出重要的地位。
就在凌芸將做出調整的時候,重慶國民政府卻來了這麼一手,讓每個人的心思都變得不一樣。袁桐來表示這些,讓凌芸心裡警覺起來。
這麼長時間,雪原軍從勝利走向勝利,自己確定了無上的領導地位,但是下面呢?如果不公平,不正確,難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凌芸就通知兩個軍長、四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