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出現一點偏差。張谷峰事件提前一個多月爆發,給雪原軍爭取到時間。
以臨江為中心的四個縣之內,雪原軍四個團展開大練兵。出任四個團長的人,都想把自己的部隊變成精銳。
為了擴大根據地,爭取戰略空間,用於緩衝,趁著日軍兵力不足,袁桐命令各部隊派出小股部隊向外滲透,佔領廣大農村地區。日軍擔心偽軍和治安隊給雪原軍輸送武器彈藥,只好限制武裝這樣的軍隊,導致廣大農村城鎮根本沒有任何武裝力量。
日軍守不住這些地區,只好放棄,成為雪原軍的地方。凌芸放下報告,她知道暫時自己這裡是安全的。在張珠峰問題沒有解決前,日軍不可能向雪原軍發動大規模進攻。不過自己已經把歷史弄得不一樣,他們是不是還會在九月份結束衝突呢?凌芸也不知道。
她把軍隊的問題交給袁桐,不在過問這些,開始把精力轉向地方行政上面來,因為最大的問題出現。植田謙吉也不是白給的,他雖然沒有向雪原軍進攻,但是第12師團和第8獨立混成旅團,還是分批向預定地點調動,加強對雪原軍的封鎖。四縣之地雖然能解決吃飯問題,但是解決不了軍隊武器彈藥問題。
這一次整編,雪原軍重武器不足,彈藥緊張的缺點暴露無餘。袁桐天天找凌雲希望拿出好的辦法,否則連訓練都成問題。沒有實彈射擊的訓練,部隊戰鬥力很難提高。沒有辦法的凌芸,只能讓雪原軍加強體能訓練和戰術以及拼刺訓練。
袁桐也知道這些情況,所以她和四個團長商量,主要還是加強思想教育。因為八千多人,有一多半是偽軍轉化來的,就一個抗戰之心,都不是短時間能建立的。
不過在整個雪原軍控制區,再也沒有擔心和恐懼的聲音。凌芸把精力轉向地方建設,第一步就是成立了以臨江為中心的抗日區政府。
這一次凌芸終於有了正式職務,抗日區政府區長。楚玉調出教導隊,成為副區長。
李永奇擔任蒙江縣長,馮再洲是撫松縣長,杜奎臨江縣長,金明哲離開軍隊,成為長白縣長。凌芸根本也不會什麼行政管理,根據自己一知半解的經驗,簡化了所有的行政機構,裁撤大量機構,每個縣只是保留四個局。那就是農業局,工業局,警察局和財稅局。
在區政府設立四個辦公室,任命四個專員,監督管理四個縣的事物,一切物質財政都是集中管理。對於凌雲的獨裁,沒有誰說出什麼。凌芸當然不想搞什麼民主事物,她沒那能力,也知道根本搞不起來。手下沒什麼有政治影響的人物,那隻好依仗軍隊的力量,建立軍政府。
但如此一來,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到凌芸身上。兩個貼身警衛水仙和臘梅,也成為凌芸的兩個機要秘書,協助凌芸工作。
天氣開始熱起來,六月的吉東地區,已經是草長鶯飛,進入初夏的季節。對於一大群女孩子,袁桐並不喜歡,他的師部警衛連根本不用。
這樣海棠的警衛連成為凌芸的專業保衛人員。根據這個情況,大批的女警衛轉入地方工作,讓海棠她們十分不滿意。
坐在馬車上,凌芸十分懷念自己那輛汽車。可當她派人把汽車弄回來的時候,和袁桐差點哭出來。因為當時驚慌恐懼,忘了把汽車裡的水放出來,當看到那臺福特汽車的時候,它的發動機凍裂了,就是一臺報廢的汽車。
無可奈何的凌雲只好用四個輪胎做了一輛馬車。這輛有減震,四輪帶蓬的馬車,成為凌芸的標誌。四個縣的官員,和很多百姓都知道這輛馬車是誰的。
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它行走在公路上。凌芸沒又坐在辦公室裡面,她不斷在四個縣來回巡視,甚至田間地頭,農村田野,都會留下馬車的足跡。
看到馬車內部的設計,袁桐管它叫流動辦公室。海棠還是總想著回到戰場,所以她給凌芸安排了一個班的警衛,每天隨著凌芸各處視察工作。其他人還是訓練,增加戰鬥力。
當七月流火的時候,中蘇邊境的戰火在不斷擴大。蘇聯前後已經投入四萬多部隊,日軍也在張谷峰地區投入兩個師團,雙方是大打出手。
飛機、戰車、大炮全都用上了。讓遠東蘇軍司令上火的是,他的後方補給線不斷遭到日軍小股部隊襲擊,給養和彈藥不是被炸燬就是被燃燒,弄得他焦頭爛額。前邊佔到便宜的日軍不斷加大進攻力度,草場峰陣地和張谷峰陣地,幾易其手,雙方來回拉鋸,傷亡都不小。
對此不但蘇聯方面懷疑,就連植田謙吉和磯谷廉介也很是不理解。到底誰在幫助日軍?可打破他們腦袋也想不到凌芸會出動部隊幫著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