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吃了兩塊兒也沒有覺得噁心。
“這魚做的不錯。”謝寧點頭說:“跟外頭一聲,賞。”
青荷趕緊應了一聲,笑著說:“主子可算有胃口了,這些天吃什麼都不香。以前主子多愛琢磨吃啊,吃到一樣好吃的東西,就開始琢磨做法了。”
謝寧笑著用筷子挑起一點魚肉說:“這魚很鮮自是不用說了,裡面醬才是關鍵哪。我看這醬調的很見功力。”
胡榮去廚房傳話的時候特意把這句話傳了,說主子誇這醬做的不錯,魚肉吃起來一點都不腥氣,又問這個醬是誰調的。
有個瘦瘦的一點兒不象廚子的膳房的太監出來回話,說是自己做的。
隨駕的人不少,胡榮以前就沒注意過這人,這人顯然也沒想到自己時來運轉,手藝讓貴妃娘娘吃的香了。
廚房的人得了賞精神抖擻,晚上又精心烹飪了幾個好菜。
玉瑤公主不能出門,但是讓人去街上買了好些東西回來。被差出去採買的太監摸不清公主脾性,前幾日買的綃花綢緞之類的東西公主看不上眼,正焦急著,四處尋人打聽,繞了兩個彎子,託到了胡榮面前來。
胡榮倒不圖他那孝敬的那點兒散碎銀錢好處,不過主子現在不能勞神神,玉瑤公主的事能順當還是順順當當的好。
他就指點了這人一句。
“你前次買的那些,宮裡頭難道就沒有?不但有,而且比外頭這些市賣貨色不知強出幾條街去。你別總想著公主公主的,公主現在才幾歲?就是小孩子嘛,你在街上用心找找,找那宮裡應該沒有的,小孩子可能又會喜歡的東西帶進來。不過有一點,可別惹什麼亂子,也別夾帶進什麼不該帶的東西。”
那個太監一連聲的應是,對胡榮千恩萬謝的。
這次買來的東西果然就和上一回不同了。有一套東西是裝在箱子裡抬進來的,開啟箱子來看,玉瑤公主都吃了一驚。
“這是?”
郭尚宮笑著說:“這就是個玩意兒,可以單拆開玩,不過放在一起看著更齊整。”
裡面是一套木刻的《求仙記》圖畫。
求仙記是一出很有名的戲,是講一個男子為了求仙拋家棄子,最後見到了神仙,卻因為貪婪而受了懲戒的故事,稱得上老少咸宜,家喻戶曉。好人終有好報,惡人終究沒有好結果,故事也算是勸人向善好故事了。
這一套木刻畫一共是十二幅,幾場精彩的轉折場面都刻在上面了。
玉瑤公主果然很喜歡這個。
“這個好好收著,可別碰壞了,我要帶回去送給哥哥,他一準兒喜歡。”
郭尚宮笑著應:“公主放心,一準兒不會碰壞的。回頭讓人在畫板之間都墊上絲麻軟絮,一定能平平安安的運回京裡。”
甘熙雲說:“我以前也見過這個,不過不是外頭賣的,是去進香的時候在廟裡見的,刻的都是佛經上的故事,這刻著戲目的還是頭回見著。”
其他東西也都有趣味。比如泥捏的各種東西,憨憨的肥豬,胖胖的鯉魚,甚至還有泥哨子、陶泥的頭冠。
那頭冠完全是泥捏的,上了色又燒製過。紅豔豔的完全是照著新娘子出嫁時戴的那式樣捏出來的,當然不可能捏的和真冠子一樣大,但是也不算小。
玉瑤公主舉起來掂了掂:“還挺重。”
她做勢往頭上戴,郭尚宮嚇了一跳,趕緊說:“公主當心。”
玉瑤公主當然不是真戴,就試了一下趕緊取下來:“好沉。”
“能不沉嘛。”郭尚宮說:“看著總得有個五六斤呢。”
甘熙雲也接過去掂了掂,咂舌說:“確實不輕,真的喜冠哪有這麼沉。”
郭尚宮笑著說:“也有沉的。”
遠的比如明壽公主當年出嫁的時候戴的那一頂,用的黃金、珍珠、寶石、珠絡和絲穗等等做成,比這個陶泥的冠子只重不輕。
至於先皇后當年戴的那頂,倒還沒有公主出嫁時的氣派。因為皇上當時還只是王爺,娶妻的規格的排場都是定好的不可能更改更不可能有什麼地方逾制,王妃的頭冠自然也沒有公主的華貴了。
近的比如貴妃冊封時戴的珠冠,那份兒華貴就別提了。甘熙雲將來進了宮,開眼界的時候多著呢。
晚間謝寧一時沒有睡著。
白天多睡了一會兒,晚上就不覺得困了。
還有就是,她心裡存著事兒,一時當然睡不著。
這次存在心裡事是好事。
她想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