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圈,慢慢停住聲音低沉道:“給本王把木雕李找來!”
“是!”
王喜領命離去。
王喜離開之後,楊侑立即將桌面上東西清理,抽出一張宣紙,撲在上面。
又拿起一塊墨塊,添上水,楊侑親自動手研磨,很快濃濃的墨汁盛滿了墨盒。
提起孔雀翎,沾上墨汁,楊侑手指摁在宣紙上,提筆寫下五個大字。
“陣亡通知書。”
看到這五個大字,楊侑心中不可抑制的一陣刺痛。
楊侑閉目,停頓了片刻。
等待身心寧靜以後,楊侑再次動筆。
“尊敬的家屬:
今日,我代王楊侑謹以萬分沉痛的心情。令人前來轉告給您一個不幸的訊息,令郎(夫)……在延安一戰之中,奮勇殺敵,慷慨就義。
令郎(夫)忠君報國,作戰英勇,為了保家衛國,戰鬥到最後一息一毫,與敵同歸於盡。
其行為感天動地,其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其英雄事蹟流傳萬載。其魂永垂不朽。天地皆驚。
侑在此代表大興城全體官兵,代表大隋王室,向您表示最深切的悼念,望你節哀。
此致
敬禮
大興留守楊侑。
大業十二年 四月二日。
楊侑停筆。淚水一滴一滴的落在宣紙上。此刻楊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是淚流滿面。
他的心情悲痛至極。輕輕放下孔雀翎,整個人如同虛脫一般。
一直以來大興城對外作戰,楊侑都是集結優勢兵力。重兵出擊,傷亡輕微。
甚至專門組建了特種剿匪部隊,在多次剿匪戰鬥之中,出現過零傷亡的戰績。
然而這一次如此巨大的傷亡確確實實的震動了楊侑,四千名活生生計程車兵就這樣消失了,這讓本是宅男的楊侑,心中難以接受。
王喜感受到楊侑悲痛的心情,輕輕地走進來,小聲說道:“代王殿下!木雕李已經帶到。”
過了好久,楊侑才回過神來,將桌上沾滿淚水的陣亡通知書交給王喜,吩咐道:“讓木雕李製成雕版,暫時印刷四千五百份。”
“是!”王喜應道。
王喜將宣紙拿到手中,看到上面的內容和滿滿的淚水,不由得哽咽起來。
王喜一直都在照顧楊侑,對於楊侑知道甚詳。
自從洛陽回來之後,代王各個方面大為改變,但是王喜並未起疑心,因為這個時候的少年正是變化莫測的年齡,同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楊侑還是一如既往的善良。
“代王殿下節哀!”王喜捧著陣亡通知書,撲通跪在地上泣道。
“去吧!”楊侑揮揮手,話音剛落,楊侑想起了什麼。
“回來!”
王喜趕緊小跑過來。
楊侑重新拿回陣亡通知書,仔細又看了一遍,覺得彷彿少了些什麼,思索片刻,翻過背面,提筆寫道:
“是誰浩劫催成,馬革分歸,蟲沙競化,更摧殘瘴雨蠻煙;試回看,越裳殄瘁,漢幟蒼茫,這無限國殤,各向天涯遙布奠。
何處巫陽招得,關門月黑,塞上雲昏,盡淹滯忠魂義魄;倘他日,三界輪迴,九幽度脫,願都為壯士,重來邊塞愾同仇。”
八十八字祭祀長聯,楊侑一氣呵成,將這幅千古祭奠將士的輓聯寫上,這才將其心中的悲痛之情稍微抒發。
“告訴木雕李,把將士的姓名和本王的簽名空出來,本王要親自給每位烈士寫下陣亡通知書。”楊侑語氣堅定道。
“是!”王喜離去。
………………
整整三天。
楊侑一直將自己關在東宮三天,
三天內,木雕李每印刷一張,就立即送到楊侑面前。
每一張陣亡通知書,楊侑都是親自核對他的名字,和骨灰罈,認真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今日終於將所有計程車兵的陣亡通知書寫完。
“吱呀。”
緊閉三天的殿門開啟。
楊侑披頭散髮,面容枯槁,出現在殿門口。
殿外陽光明媚,稍微驅散其身上陰冷的氣息,
楊侑忍不住的低頭捂住眼睛,三日不出殿門,劇烈的陽光讓他感覺到格外的刺眼。
“侑兒!”
一聲包含擔憂的聲音傳來。
楊侑忍著眼睛刺痛抬頭看去,只見韋妃站在殿外,滿臉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