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4)

上天並沒有虧待這位喜歡打仗,熱愛戰爭的皇帝,僅僅一年之後,他又一次親征韃靼,不過這次出征的緣由卻十分奇特,很明顯是沒事找事。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3'

永樂二十一年(1423)七月,邊關將領報告阿魯臺有可能(注意此處)會進攻邊界,本來這不過是一份普通的邊關報告,朱棣卻二話不說,馬上準備親征。

人家都說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邊關既然能夠收到情報,必然有準備,何需皇帝陛下親自出馬?

就算阿魯臺真的想要襲擊邊界,估計他也會說:“我還沒動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幹嘛搞這麼大陣勢?”

其實朱棣的動機十分簡單:

實話說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麼樣?

看來先發制人的政策絕非今日某大國首先發明的,這是歷史上所有的強者通用的法則。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親征,千里之外的阿魯臺得到訊息後,馬上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溜號。他已經習慣了扮演逃亡者,並掌握了這一角色的行動規律和行為準則——你來我就跑,安全第一。

這是一次不成功的遠征,由於阿魯臺逃得十分徹底,朱棣什麼也沒有打著,只好班師回朝。

雖然此次遠征並無收穫,朱棣卻在遠征途中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一件對他而言價值連城的禮物。

這件禮物就是他已苦苦尋覓二十年的答案。

最後的答案

胡濙終於回來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獨自出行兩湖江浙,探訪大小寺廟,只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行蹤,十年之間費盡心力,卻毫無收穫。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這個任務起,自己的命運就只剩下了兩種結局,要麼找到朱允炆,要麼繼續尋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個人來接替他。

沒有同伴,沒有朋友,不能傾訴也無法傾訴,胡濙就這樣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連母親去世他也無法回家探望,因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沒有回家的權力。

朱棣也並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這項工作的辛苦,永樂十四年(1414),他終於召胡濙回來,並任命他為禮部左侍郎,從小小的給事中一下子提拔為禮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為了眾人羨慕的物件,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對胡濙從事的秘密工作的報答。

歷時十年,胡濙沒有能夠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這個人真的還存在嗎?或許這一輩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後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長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374'

永樂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帶,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實際上是另一次尋找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朱棣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朱允炆就在這一帶!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這一去又是幾年毫無音信,這下子連朱棣也幾乎喪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過去了,兩個青年人的約定變成了老年人的約定,朱棣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約定還在繼續,也必須繼續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將被劃入永遠失蹤人口時,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這個懸疑長達二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答,在一個神秘的夜裡。

永樂二十一年(1423)的一個深夜,遠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內睡覺(帝已就寐),忽然內侍前來通報,說有人前來進見。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願意在熟睡之際被人從美夢中驚醒,但當內侍說出前來進見的人的名字時,朱棣如同觸電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馬上召見此人。而這個深夜前來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聞濙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恐懼,他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絕不可能私自回來的。而此刻胡濙不經請示,深夜到訪必然只有一個原因——他找到了那個人。

胡濙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麼,這個懸疑二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