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它的自轉速度是地球的4倍以上了。太陽赤道的自轉速度約為每秒兩千米。
這種自轉的有趣之處是離赤道愈遠的地方自轉週期也愈長。在太陽的南北極附近,自轉週期約為36天。假如太陽也同地球一樣是固體,它的各部分的自轉速度就要一致的。因此太陽就絕不可能是固體,至少在表面一層是這樣。
太陽赤道與地球軌道平面的夾角是7度。它的方向在我們看起來,春天它的北極背離我們7度,而所看見的圓面中心約在太陽赤道南邊約7度。夏天秋天就輪到與此相反的一種情形。
太陽的黑子(sun…spots)(1)
用望遠鏡觀測太陽時,我們常常能看到它的表面有一些黑色的斑點——我們稱為黑子。這些黑子都隨著太陽自轉,也就是利用了這些黑子才更容易定出它的自轉週期——在圓面中央出現的黑子在6天以後就會移到西部邊上,然後從那兒消失不見;約在兩星期以後,如這黑子仍舊存在,它又會在東面邊上出現。
黑子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別,從最好的望遠鏡中才看得見的微點一直到透過塗黑的玻璃就能用肉眼觀測到的大塊都有。它們平常都成群出現,有時雖看不見單粒黑子,而它們的集團卻可以為肉眼看見。單個黑子有的直徑達8萬千米,最大的一群黑子竟遮住了太陽表面圓盤的1/6。
一群黑子發展下去時,它們都按與太陽赤道平行的圈子展開。從太陽自轉方向來說,領頭的黑子大半是全體中最大的而且是壽命最長的,往往在別的都消失了以後還存在。一群黑子常常只剩下一些單個的成員 。一群中最後生成的也往往很大。黑子中央更暗的部分叫做“本影”(umbra),邊上較亮的部分叫做“半影”(penumbra)。在分散的過程中,黑子分裂成一些很不規則的碎片。三百多年來的太陽黑子的觀測(我國對太陽黑子的觀測可追朔到《周易》中的“日中見鬥”和“日中見沫”,不過確切的記錄是漢成帝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西方一直到1611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時才看到太陽黑子。)使我們知道了太陽黑子的頻數是有一定規律的,週期約為11年一次。有些年份太陽上面很少黑子,甚至沒有。1912年如此,1923年又如此。第二年出現的黑子數目就增多了一些;一年一年增加下去,其頂峰一般出現在5年後。以後又一年一年漸漸減少,直到週期滿了才又增加。伽利略時代的人們就發現了這一變化,到了1843年由施瓦布(Schwabe)確立了它們的週期率。
太陽黑子數目改變的週期也是那更普遍的11年迴圈週期之一,這種週期是太陽與地球上的許多現象都依從的。深紅的“日珥”(prominences)在太陽黑子最多時也最常出現。“日冕”(corona)隨黑子的增加或減少而改變形狀。地球上的“磁暴”(magnetic storm)——擾亂無線電訊號傳輸和毀壞一些精密的電子裝置的元兇——也和黑子一同增加強度與發生的頻率。“極光”(aurora)也在黑子最多時更頻繁而壯觀地出現。氣候則在這週期中會發生少許變化。
太陽黑子的出現及其週期性很顯然與太陽的磁場有關。當前流行的太陽發電機理論試圖透過研究太陽對流層中的流體運動和磁場的相互作用,來解釋這種週期性以及太陽磁場的維持。1919年拉莫爾(Lamor)提出了太陽發電機的概念。1955年帕克(Paker)提出了自激發電機理論,奠定了湍流發電機理論的物理基礎。按照這種理論,太陽黑子出現在磁場很強的太陽活動區,內部的相互作用會產生週期性振盪,並伴隨出現表面磁場的細微變化。
太陽黑子的出現還有一條很有意思的規律:黑子並不是散佈在太陽的全部表面上,而是在太陽緯度上的某些部分才有。在太陽的赤道上,黑子並不常見,可是離赤道向北或向南就逐漸多了起來,在南、北緯15度到20度是黑子出現最多的地方,再遠又開始逐漸減少,30度以上就很少出現了。這區域如圖14所示,其中最黑的部分就是黑子最多的區域。如果我們用一個白色的圓代表太陽,每觀察到一個黑子就在相當地方加一黑點,若干年後我們就會得到圖14這樣的圖形了。
。 想看書來
太陽的黑子(sun…spots)(2)
與黑子相反,太陽表面還常常出現一些較光球更明亮的斑點,這些斑點經常在黑子附近出現,這就是所謂的“耀斑”(facula)。
黑子的出現表示太陽上起了極大的風暴。它們很像我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