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的巨大治療作用。從總體上來看,各種形式的集體合唱正在逐步衰退,這在西歐國家以及美國尤其明顯。你還記得上次何時與朋友一起盡情地歌唱?如今太多的人變成了音樂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自己主動去歌唱。如果把唱歌當做是那些歌星們的專利,我們必將與這種自然的聲音治療失之交臂。
利用聲音振動來治療疾病的最高形式是唱聖歌或者讚歌。這種歌曲比普通歌曲有更強的治療作用。普通歌曲為了達到抑揚頓挫的效果,會不停地變換音樂模式,以求產生鮮明對比:音調或高或低,樂譜不斷變換,節奏、旋律和內容不斷改變。而如果多次重複演唱作曲家J·S·巴赫的《B小調》中的一句,則能夠對我們的身體、大腦和精神產生深刻持久的影響。演唱聖歌或讚歌時就會出現這種情形,這是由於這種歌曲的聲音模式極其單一,而且不斷被重複,使它有足夠的時間來刺激某些穴位,達到治療效果。普通歌曲則受限於它的變換不止,在演變過程中從一種音調和歌詞的模式轉變成為另一種。從治療的角度來說,它缺乏治療的深度。
人們可以藉助聲音的振動治療疾病,實現身體與心靈的平衡。自然音、談話、歌唱都可以起到這一作用。想想你有多久沒有真正的開懷大笑,你就知道失去了多少能使自己更加健康的機會。人們常常有意識地壓制這些聲音的產生,卻不知道這些蘊藏在他們體內的聲音具有很大的治療作用。聲音療法能夠減輕或消除身體的緊張,緩解各種疾病,比如,頭痛、胃痛等。同時,它還能夠刺激腺體分泌腺液抵抗病菌感染;當神經系統處於疾病的重壓下時,聲音療法還能夠讓神經系統平靜下來;它還能夠疏通身體各部分能量流動的障礙。在精神層次上,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各種各樣的壓力時,聲音療法可以緩解人們內心的焦慮。它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讓我們的身體以一種正確的頻率振動,從而讓我們獲得健康,實現身體、思想和精神的完美統一。
總之,聲音療法可以讓身體的細胞、腺體、器官以及各個迴圈系統高效運轉:人的神經系統一旦正常發揮其功能,全身就會隨之處於放鬆狀態,呼吸自然更為暢快;人的大腦一旦保持了清醒,感情就會得到昇華,也就可以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這時,你將會體驗到無限的愛和幸福,並感覺到萬事萬物的和諧統一。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節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6)
沒有什麼事情比放開自己的聲音並讓它們完全自由更好的了,不用擔心自己五音不全,唱歌走調,也不用擔心打哈欠時,自己多麼不優雅,在後面很多關於聲音治療的訓練中,你會發現很多樂趣,並且簡便易學。健康的夢想就是這樣簡單!
第一節 現代醫學的侷限(1)
用現代醫學手段似乎很難理解為什麼僅僅透過診脈就能夠判定體內的疾病;而對於像輪穴與經絡這樣的問題,現代醫學更是不知所云。面對複雜而微妙的人體,西方數千年建立起來的醫學文明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法力無邊,其實,它依舊存在著很多侷限。
人類最早的醫藥知識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得來的。在依靠植物為生的長期過程中,人們首先了解到植物的營養、毒性和治療作用;狩獵和畜牧業的發展則使人們發現動物也可以治病。這些樸素的醫藥知識後來開始與哲學思想發生聯絡,例如希臘的“四元素論”等,人類的古代醫學就這樣誕生了。最初的醫學受到古典哲學的深刻影響,公元前 5世紀,古希臘的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切物體都由火、空氣(風)、水和土(地)所組成,這四種元素以不同的數量比例混合起來,成為各種性質的物體。比如肌肉由分量相等的四種元素混合而成;神經由火和土與雙倍的水結合而成;骨則由兩分火、兩分土和四分水混合而成。後來,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將“四元素論”發展成為“四體液病理學說”,認為機體的生命決定於四種體液:血、黏液、黃疸汁和黑膽汁,每一種液體又與一定的“氣質”相適應,每一個人的氣質取決於體內佔優勢的液體。如熱是血的基礎,來自心,如果血佔優勢,則屬於多血質。四體液平衡,則身體健康;失調,則多病。這是一種傾向於整體論的醫學思想,認為疾病開始於全身,身體的個別部位會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腰部引起頭部的疾病,頭部引起肌肉和腹部的疾病,而這些部位是相互關聯的,能把變化傳播給所有部位。近代醫學在文藝復興之後逐漸興起,16到19世紀的400年間,隨著人體解剖學的建立、實驗量度手段的應用、血液迴圈的發現,整個醫學的面貌發生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