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3 / 4)

小說:風流大唐 作者:匆匆

般!

突利大拇指一豎道:

“重情重義,好漢子,突某拜服!”

長笑聲響起,我成功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來道:

“小仲既然如此顧及兄弟義氣,那大哥陪同秀寧和鳳兒回長安省親之時,順便將楊公寶庫開啟,運回來送你如何?”

聽到我們兄弟如此旁若無人的談笑,且其中又牽扯到神秘萬分的楊公寶庫,眾人禁不住再度動容變色。

半晌,李世展顏笑道:

“小天真是直接的讓人無話可說啊!只是,小兄想請問,即使找到楊公寶庫,你又怎能安全運離長安?”

我淡淡的道:

“運不出就送給岳父一家又如何?”

李世民雙目精光閃爍,一步不讓的道:

“小天真的如此想嗎?”

我微微一笑道:

“真又如何,假又如何?反正在笑某眼中,楊公寶庫與不翼而飛的和氏璧一樣,並不能說明什麼?”

楊公寶庫同和氏璧,得一可得天下!現在一併被提及,怪異絕倫的感覺再次在諸人心中升騰,蔓延!

由於徐子陵和我們誰也沒有洩漏這個秘密,因此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到現在還是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

聽到和氏璧被再次談及,至今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了空眉毛微微豎起道:

“當初,可是笑施主出手偷盜的和氏璧?”

(注1:歷史上董小宛與董鄂妃實非同一人,董小宛比之順治要大上14歲,於芳齡二十有八之際,因照顧冒闢疆而積勞成疾,撒手人寰!)

(注2:“臨時抱佛腳”這句成語出至:唐·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注3:王通(580—617),原書中,他在東平郡首次出場的形象是貌似中年的老儒生,但實際上那時他才三十出頭。這裡延續原書中的設定,所以將“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649~676,年僅28歲就溺水而亡)出生時間也大大提前,請讀者不要深究。)

正文第一百零八章“散真人”現(上)

(7…912:41:003059)

我啞然失笑道:

“皇權的直接象徵,帝皇的權威所在,令人瘋狂的和氏璧,笑某還從未放到眼裡過。須知,權位,名利,富貴,只會使人走向腐化和墮落!‘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閒事長無明。‘這樣的生活,才是寫意逍遙的人生!”

了空平靜的聲音傳來道:

“笑施主對權位,名利,富貴的理解如此深刻,深得我佛寧靜淡泊,一切隨緣的要旨,老衲好生相敬!”

嘴邊掛著若有若無的嘲弄笑意,我淡然道:

“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同一類人,只是,笑某從未強調過自己是出世之人而已!”

眾人聞言立刻色變,而包括當事人梵青慧,以及幾個老和尚在內,卻仍是一副平靜,安然的表情。讓人不得不佩服她們的養氣功夫,確是高深莫測!

授業恩師再度被折辱,師妃暄終忍不住輕啟檀口,首度開言道:

“以笑兄如此身份和修養,又怎可以說出如此暗含諷刺,自貶身價的話來呢?”

()好看的txt電子書

強自忍耐因妃暄開口,心湖中所產生的劇烈波動,我沉聲答道:

“請師仙子不要會錯意,這可不是暗諷,而是赤裸裸的瞧不起!”

略一停頓,又對悚然動容的諸人和眼底泛起哀怨的師妃暄道:

“在笑某的眼中,天下只有五人值得佩服,三人不值得佩服,而不佩服的三人中,梵齋主也僅能排在尾末而已!”

一石激起千層浪!

譁然之聲大起!

如果說出此語的不是當代魔道的“邪帝”,恐怕現在早已是屍骨無存了!

在祝玉研等一眾魔道中人含笑旁觀中,李世民插言道:

“不知能令小天所佩服的和不佩服的都是哪幾人呢?”

“五個值得佩服的人中,排在前兩位的就是區區的好兄弟,寇仲和徐子陵,他們一個玩世不恭,一個隨遇而安,二人性情雖南轅北轍,但卻都是心胸廣博,俠義無雙,肝膽相照的英雄人物。”

突利深有同感道:

“笑兄說的不錯,寇兄和徐兄的為人,確令突某人折服不已!”

徐子陵是不慣被人誇獎的,尤其是在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