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1 / 2)

日本天皇正統之爭最終塵埃落定。

二。 關於明治天皇的身世傳說

宣告:此處素材取自野史

戰後,“熊澤天皇”寬道要求“北朝”的昭和天皇(裕仁)把皇位讓給作為“南朝”正統的自己,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什麼,熊澤寬道的父親熊澤大然(尊憲王)嚮明治天皇要求認可南朝正統身份的上奏會被認可呢?這就很難理解了。

此外,種種史料表明,“北朝”系的明治天皇和大正天皇對南朝系“關照有加”,不僅承認南朝的正統地位,而且對南朝後裔予以特別的優待,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不得不說到一個充滿疑惑的歷史事件——孝明天皇暗殺事件。

雖然按通常的說法,孝明天皇是感染天花而死的,但是因為他死得很突然,所以關於他是被暗殺的說法也廣為流傳。傳說,他是在倒幕派與佐幕派的爭鬥中,被一個叫巖倉具視的人刺殺的,或說是巖倉具視指使部下、當時為忍者的伊藤博文動手。一說是下毒,因為孝明天皇有咬筆的習慣,倒幕派便在他用的筆上抹了毒藥。

當時的孝明天皇是力挺幕府的政治勢力的首領,所以,被倒幕派暗殺,也是有可能的。

而孝明天皇的皇子睦仁親王,從歷史書上看來是體弱多病的,也許,也“順便”被暗殺掉,以便倒幕派擁立南朝的後裔,也說得過去。有意思的是,南朝的後裔當時居住在長州,而傳聞中暗殺孝明天皇的巖倉具視也是長州人。

還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暗殺了伊藤博文的朝鮮人安重根在接受法庭審判的時候,說了一句爆炸性的話:“伊藤自己就是暗殺天皇的大罪人……”看來當時民間已有關於孝明天皇或明治天皇(睦仁親王)被暗殺的傳聞,但是因為明治憲法的第3條:“天皇神聖不可侵犯”,沒人敢做深入的調查。

那麼,為什麼說睦仁親王也被暗殺了呢?這主要是因為他親政前後的表現完全不同,似乎作為明治天皇的人,和作為睦仁親王的人,並不是一個人。

有人曾總結了幾項對比,讀起來很有意思:

(一)即位前:1864年,睦仁13歲,當年7月時宮廷發生禁門之變,聽到炮聲和宮女的尖叫,睦仁親王暈厥(失神)。即位(1866年年末繼承皇位,但1868年才正式即位,改年號明治)後:明治天皇威風凜凜,在馬上檢閱近衛兵,大聲釋出號令。

(二)即位前:睦仁親王自幼體質虛弱,每年都傷風感冒;16歲的時候,還在宮中忙於和宮女一起遊戲。即位後:體重約90公斤,身材魁梧,和近侍玩相撲的時候,可以把對手扔飛。

(三)即位前:睦仁親王到了16歲,寫的字還是“金釘流”,也就是說寫的很爛,而且他也不關心政務。即位後:明治天皇寫的書法是“達筆”(意思是也的很好),而且熱心學問,富有教養。

(四)即位前:睦仁親王沒有騎馬的記錄,大概是不會騎馬。即位後,明治天皇在鳥羽伏見(地名,在京都南郊,1868年在此處發生倒幕戰爭的決定性戰役)的時候,騎馬閱兵。

(五)即位前:睦仁親王種過豆,所以沒有得過天花,臉上沒有麻子。即位後:嘴巴周圍有麻子,所以不喜歡照相,特地請義大利銅版畫家 Edoardo Chiossone 給自己畫肖像畫,然後對肖像畫拍照,作為自己的御真影,並且,他還為了隱藏麻子而留了鬍子。

(六)即位前:睦仁親王習慣用右手。即位後:明治天皇是左撇子。

(七)即位前:基本是“佐幕攘夷派”,繼承了先帝孝明天皇親幕府的政策。即位後:基本是“倒幕開國派”。

從以上的對比,我們似乎可以看出,睦仁親王和明治天皇反差太大了。如果說孝明天皇被暗殺,那麼,有沒有可能,當時作為親王的睦仁也被暗殺,之後,由另一個人冒用睦仁的名字當上天皇,成為事實上的明治天皇呢?

這個傳說,似乎也有可能。

那麼,那個歷史上真實的“明治天皇”到底是誰呢?據說,他的名字叫“大室寅之佑”,大室寅之佑是居住在長州的倒幕派公卿大室莊吉的哥哥,所謂的“大室家”是南朝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尊良親王的後裔。也就是說,他和“熊澤天皇”一樣,是南朝後裔。那麼,他和他的兒子大正天皇對南朝系關照有加,並明確了南朝的正統地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大室寅之佑體格健壯,是相撲迷,與長州的奇兵隊一起進行過軍事教練。巧合的是,當時伊藤博文的職務就從屬於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