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存在的必要,即使皇上不會要他的命,即使這位大人不會為難於他,他離開了皇宮,他又能如何?
“有勞公公了,下官告退。”說完,青峰躬身而退。
他的一舉一動已經給大同皇宮的宮女太監們一個表率,對於這位年紀不大的太監總管,他們能做的就是服從和恭敬。
“大人慢走。”來喜也同樣躬身還禮,對於青峰大人的意圖,他自然明瞭,對於青峰大人以身作則,為他樹立威信,他深感謝意,但是再多的表達謝意的話語都是多餘的,因為青峰大人想要聽到的並不是他所要說的感謝,而是要看到他的表現。
一代君王,沒有慶祝的大擺筵席,更沒有預想當中的犒賞將士,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有條不紊的辦理朝政,似乎少了什麼,但是卻又……這大同皇帝的行事作風,還真讓人猜不透摸不著。
也就是他的這種做派,讓相鄰的楚國和奉天君主都有些拿捏不定,對於這大同的帝王,也多了幾分顧慮。
素未蒙面的良國君主達成了一致的共識,那就是派人前往大同,送上賀禮,以示對大同皇帝的朝賀,另外的當然就是一探虛實。畢竟這傳聞和事實總會有差距,他們想要的是確鑿的事實,而非道聽途說的傳聞。
當然關於這位大同皇帝的傳聞無非就是少年天子俊美如金童,冷酷如修羅。
但是這俊美,究竟是何等容顏?
冷酷,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都是必須瞭解的,畢竟,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難以逃脫的規律,但是,他們卻並不想這樣的歷史定律發生在他們的身上,即使有這種事情發生,那麼也應該是他們自己一統天下的結果,而非自已成為那亡國之君。
然而卻在他們還未決定出出使人選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來自大同國國君親筆寫下的邀請函,邀請兩位國君派人前往大同,以示友好。
一同到達的還有上等的錦緞,好茶。
“各位愛卿覺得,我朝誰人出使大同最為合適?”儒雅的軒轅帝環視滿朝文武,徵詢著群臣的意見。
“臣以為,若是派出臣子的話,可能會讓大同國皇帝覺得我奉天怠慢於他,畢竟此時的大同,戰火方歇,雖說元氣大傷,但也正是熱血沸騰之時,臣斗膽,還請皇上三思。”說話的是,此時已經官拜宰相的權無智,自從攝政王年邁辭官以後,權無智便看似應當的入了朝,做了官。可是,其中原委,又有誰能明白。
權無智雖然身無官職,但是在奉天卻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力,更何況,他的手上還掌握著奉天的大半經濟命脈,一旦權家完全脫離了奉天朝廷的掌控,想要在收回,可就難了。
所以,權家必須有人入朝為官,而權家的掌上明珠,也以二十的大齡,嫁入皇宮,成為轟動一時的傳聞。
“請皇上三思。”繞來繞去,軒轅帝本讓他們給出一個人選,卻不想,這難題又回到了他自已的頭上。
“那麼權愛卿覺得,誰去較為合適?”軒轅帝依舊是那溫文儒雅的模樣,並沒有因為臣子們的推脫而面露溫色。
這樣的軒轅帝,讓人臣服,卻同樣讓人畏懼。
只因為,一個人能夠保持著一張面具,從未撕裂過,他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他的情緒又是什麼樣的?
這樣的人,才讓人感到更加的可怕。
“臣以為,衛國王最為合適。”權無智跨前一步,從朝中大臣中出列,舉薦到。
只不過,這衛國王身在邊關,手中握有重兵,他會離開邊關嗎?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大同國度曾經是齊國國都,那個曾經讓衛國王嚐到了屈辱,也讓衛國王刻骨銘心的地方,衛國王願意舊地重遊嗎?
如果他去的話,情何以堪?
雖然不知道太后娘娘究竟去了哪裡?但是,衛國王確實是在齊國把太后弄丟的,這是事實。
一路看著太后和幾位皇子之間的往來,權無智慧明白獨孤雲崢心中所想,更何況,賢王的前往,以及那滿臉的淤青,想也知道發生了什麼。
難得的是,獨孤雲崢和獨孤鑫源並沒有因此而決裂,這是為何?
他不得而知,或者說,他也不想知道。
有些事情,還是糊塗些的好。
“皇上萬萬不可,這衛國王身系守衛邊疆重任,天降異相,衛國王萬萬不能離開邊關,還請皇上三思。”朝中已經有人提出異議了,誰知道,這大同會不會有內應出現在奉天境內,如果衛國王走了,殺個措手不及,這奉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