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劍∥藝飧靄酌媸檣��芴�懷鯰翹斕墓秩Γ�補簧得倍�陌桑�
聖誕的裝飾,要到新春的1月月半才拆除,那時,是人的又一個生活時序起步了,請容送致最衷心的祝願,祝願新的一年裡,你的筆下生輝!
梅娘〓98歲末美國佛羅里達半島
致友人信
D:
真沒想到你的信這麼快就來了,你們這些會英文的,可能沒這個感覺,我一看見封皮上的中國字便感覺特別親切,“他鄉遇故知”,你可以想見,我是多麼的高興。
那一年,不記得是那一年了,去北京你的家,你先生因腰傷臥床休息,我們擠在那間你剛剛分到的小屋子裡,不顧及會不會吵煩病人,盡情嬉笑樂鬧,慶賀我們來之不易的“平反”。當時,是絕對沒有想到還會有今天,我們會在富甲天下的美國聯絡,會在一種完全自由自在的情況中準備相聚。說是好人有好報這種命定的解釋,怕是太簡單了,我以為:這是生活邏輯的必然。我們都曾以有知識獲罪(其實,我們擁有的那點知識太淺太淺),我們完全構不成對共產黨鐵打江山的威脅,只是跟我們相處的某些共產黨員“害怕”我們影響他們做官的前程而已。我是曾把領袖作為理想來膜拜的,現實與理想交鋒之後,我那點淺淺的知識救助了我,當我明白,領袖指引的道路是用理想包裹的“倒退”時,我懂得了、切實地懂得了知識的力量。如今,別管我們是依靠女兒、兒子、以及我們自身是用知識敲開了這富國的大門時,回溯以往,就不能不想及父母教育我們的“知識就是力量”,和以“知識為安家立命之本”的道理。我以為:鄧大人② 的最偉大的功績,就是主持恢復高考,明白宣告知識是第一生產力。他的威望,使得那些由農民而高官的人不得不來思考知識的問題,不得不來獲取各類證書以充知識門面。這情勢使得我們因知識獲罪的人得以解脫,獲得了較為寬鬆的生存環境。這個代價可是我們用“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無盡血淚換來的。我想,你一定會認同我的體驗。
接到惠③的來信,說國內正在搶“分房子”,這是社會主義原有福利的一趟末班車,不乘白不乘。問我搶不搶?在我們這個官本位的社會里,我由階下囚升為座上人,已經是不錯又不錯的啦,沒有奢想為官,好事臨不到我頭上。
總結生活感受,寫寫回憶錄,是生命中一件有意義的事;如果以為受過苦、蒙過難就有了寫回憶錄的“家底”,怕也寫不出什麼感人的東西來,真能寫出自身承受的時代的原罪,從中悟出為人之道,肯定精彩。對吧!我們的文化積澱,和那個時代為我們欽定的人的價值觀,是個很難理順的怪圈。外國人很難理解中國知識人遭受磨難的必然性、殘酷性。只有把這個歷史的必然融合在個人的命運之中,才能塑出這個世紀的中國雕像。其實,所謂文學功底,就是結構的流暢,與文字運用的準確,主題是要賦予人的神魂。因為你希望談“為文之道”,我借題發揮,但願不致使你發煩。
我的住處是座蘋果園,花香果香,一室天籟,誠心邀你過來,享受自然風光,暢聊人生感受,樂在其中矣!
匆此,問候你的全家。
加瑞〓2001�4多倫多
致張莉信
親愛的張莉:
你的伊妹兒5月30日發自北京,柳青在當日的傍晚便讀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因此只是個地理的標記了。濃郁的友情隨著點選的節拍湧到了完全是他鄉的彼岸。感謝高科技帶來的方便,更感謝你記住了柳青郵址的細心,使得我在這花香鳥語的宜人環境裡,平添了思鄉的柔情。情思繾綣,一時竟說不出是悲是喜,真的是一種“他鄉遇故知”的綿綿情懷。
柳青為我安排的在溫哥華小憩,是很想沖淡我對故土的依戀。這裡的大環境,確實是件天造地設的美好構想。你第一次到我家,所攜的鮮花中,有一棵白玉似的馬蹄蓮(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這個細節),可這裡的馬蹄蓮,幾乎是家家庭院裡的寵物。屋角、牆邊,寬寬的綠葉襯托著白玉的花朵,那個挺立在花心深處的雌蕊柱頭,覆蓋著厚厚的黃色花粉,招得蜂蝶來歸。蜂蝶在鑄造子輩的未來,而我美麗的俏佳人,你奉給我的是短暫歸去的呼喚。我問自己,如何呼應?這對我是道難題,費了幾十年的心思還沒解開的難題。怎麼說呢?柳青的為女之心,我並不是渾然不知。而是我沉積了80年的東方塵埃,礙難一時掃淨。首先,我心甘情願固守我的蝸居,而不是喜歡這裡的華廈。蝸居是我奮鬥了一生的歸屬點,那裡摻雜的不只是流走了的歲月,更是血與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