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習、模仿和參考的依據,只能作為故事和傳奇來消遣。實際上,即使整天被人拿來說事的天才比爾·蓋茨,9歲就踏踏實實地讀完了百科全書,11歲就學會並且能夠編寫很複雜的電腦程式。
探索人生目標的“捷徑”(3)
對於“天資”平常的孩子,在這個高度資訊化、規範化的社會里,還得老老實實地按科學和自然規律行事,從小開始進行長期的磨礪,才能造就出高素質的人才,達到頂尖的水平。
很多家長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對孩子的未來,常常只是憑空“想成為”這個家,那個長,或教授,或總裁董事長,然後希望孩子賺大錢,有大出息。
可惜,他們就是沒有深入認真地思考“如何成為”這個問題,沒有認真研究要成為理想中的這個“家”、那個“長”和種種高階人才,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如何才能成為那個職業的高階人才,怎樣走他們的職業路線。
遺憾的是,有的家長哪怕知道了“如何成為”,但是,他們也沒有堅持不懈地對孩子進行必要的訓練和培養,沒有讓孩子“準備好,成為”理想中的職業人才。
美國國家職業資訊協調委員會制定的《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正是規範了“想成為”,“如何成為”,和“準備好,成為……”的全過程。
現在,是改變舊思維,接受新概念的時候了!
讓我們記住這個公式,並且竭盡全力去實現它:
想成為→如何成為→準備好,成為……
小女初到美國
得州大學城是超巨型研究型大學——得克薩斯A&M大學的所在地,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16萬人口的小城裡有四五萬名大學生,8 000名研究生中有3 000名博士研究生,被《商業週刊》評為全美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老總統布什把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建在這兒,中美高峰會曾在這兒舉行。良好的文化氛圍是培育孩子的好地方。
那是記憶清晰的一天。1986年10月4日,我的同事威廉博士駕車載著我,從得克薩斯A&M大學所在地的大學城駛向休斯敦國際機場,去迎接從中國來美團聚的妻女。一路上,他聽我談到令中國父母頭痛的子女教育問題,聽說中國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要經過層層選拔考試,大學的升學率非常低,頗感愕然。驚愕之餘,他笑著對我說:“你女兒可以從從容容地在這兒上學,你現在大可不必操那份心了。”
十幾年過去了,他的那席話,現在回想起來,也對,也不對。
飛機到了,我守在出口處,探頭在過道的人流中搜尋這對母女。終於,看到妻了,卻不見女兒。猛然,一個個兒精瘦、半截兒高的小女孩衝到我面前,猛一站住,一聲尖叫後,盯著我,張著一張看起來過大的嘴巴傻笑著。我忙彎下腰,摸著她的小腦袋,撫著她的背,一聲聲地叫道“倩倩,倩倩”,再把她抱起來,一起走向行李提領處。
快到行李處了,倩倩迅即掙脫我的手,鑽進人流,擠到行李傳送帶前,開始緊張忙碌地辨認行李。不多一會兒,她就從傳送帶上拖下一個比她還重的皮箱,再轉過身去,忙著拖另一個箱子,那活潑緊張的神態實在可愛。
在機場的停車場上,我們登上汽車,就往回大學城的路上趕。
1986年5月,我懷揣100美元,離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來美國。從香港出發,在休斯敦轉機,前往得克薩斯A&M大學所在地的大學城( College Station )。
在大學城住下後沒多久,看到《商業週刊》評出了全美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這個小城竟然名列全美第五名。2002年10月的《商業週刊》還把大學城—布賴恩評為美國最繁榮的12個城市之一,就業率全美排名第一,只有的失業率。
1876年,得克薩斯州農業與機械學院在這個小城誕生,歷經近130年的變遷,大學早已從19世紀末期美國以農業向工業轉型為主而定位的學校,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有10個學院、100多個專業的超巨型研究型綜合大學。1963年正式改名為得克薩斯A&M大學,其中的A、M分別是農業和機械的英文字頭縮寫,現在只起了代表其歷史的符號作用。
該大學不僅有自己的遠洋考察輪,還擁有自己的民航機場,每天有20多趟來往於達拉斯和休斯敦的班機在這個機場起落。除了農業和石油工程排全美大學第一、第二外,建築學院與耶魯大學一起曾被《建築與設計年鑑》列於麻省理工和哥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