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進一步學習作準備。一個在未來社會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學生,必須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專業知識和交叉學科的知識。”
大學教育甚至都不是專門為學生的就業作準備的,何況中小學呢?
那種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指導下的只注重數理化的教育體系,自然無法培養出“在未來社會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學生”。
與此相反,美國優秀的中小學在培養學生具備寬廣的知識方面,有其值得借鑑的一面,那就是:注重廣泛的人文科學的教育。
如果對美國高中作一番研究,就會發現任何一所高中都會開設很多人文方面的課程。我曾經感嘆女兒所在的高中能夠為4個年級的學生開設217門課程。其中許多是我以前想象不到的,比如心理學、商業法律、社會學、經濟學、美國政府等。
後來,一直到女兒上了哈佛,我認識了她的鐵桿好友凱特琳以後,才使我對美國中小學基礎教育的豐富多彩有了全面的認識,這種豐富多彩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
女兒進校半年以後,當上了哈佛商店的副經理,經理是比她高一屆、後來上了紐約大學法學院的吉娜。凱特琳也比女兒高一屆,當時擔任完全由哈佛學生編輯出版的哈佛系列旅遊指南Let’s Go(《走吧》)的中國分冊Let’s Go China(《走吧!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