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過程中,我很少對她進行長時間的各種“教育”,因為我相信前輩聖賢們流傳下來的思想精華、社會現實中的耳濡目染已經足夠。事實上,從小受文學薰陶的她在思想上很“正統”,也很“傳統”,反而是我們這些社會上歷練過來的成年人,需要淨化陶冶,洗去身上的積垢。
現在的孩子,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上學,特別是上了初、高中以後,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們抓緊時間大量地掃描一遍文學名著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而是非常必要的。有沒有真正看懂其實並不重要,只要能夠投入,認真地讀下來,多少會有些收穫。以後有時間的時候還可以仔細品嚐、慢慢消化。特別是在網路時代,幫助孩子從小開始培養閱讀中外優秀文學作品的習慣和愛好,是與電腦遊戲競爭,對抗網路垃圾文化,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高尚的思想情操的孩子的有效辦法。我認為對高深的名著,不一定要給予指導,可以讓孩子自己看,自己理解,不同的時期多讀幾遍,每次讀都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會,隨著歲月的增長逐漸深化理解。
論文:教育的核心(1)
在高中的後兩個學年裡,高倩在她的電腦裡留下了314篇文件,共計600多頁四五十萬字的各種文稿。寫作論文已成為優秀的美國教育重要的核心部分,它貫穿在各個課程裡。
女兒上大學去了,經她同意,我接管了她這臺高中時用過的電腦。在她的電腦文件裡,僅在高中的最後兩年時間,就留下了314份文書處理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