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是個好心腸的,見我面色赧然,便開了句玩笑:“只要你這小娃以後別拿飴糖來糊老夫的嘴,老夫就感激不盡了!”
此言一出,連著花曦都笑了起來,“別人能享用個人間香火就不錯了,灶王爺還嫌吃糖吃的多!”灶王爺擺手,“老夫年紀大鬍子長,糊上飴糖著實不好洗啊!”接著又給我道:“王母即是對你青眼有加,想必是有幾分本事,老夫久不上灶,只擔了個管事的虛名,你們快些去尋東廚女仙罷,如今灶上的事情都交給她了!”
花曦向灶王爺略一施禮,便帶著我進了宮殿,才知這裡面別有洞天,從東到西整整排了十六個灶頭,每個灶頭後面都有案子,中間有個約莫三十多歲的女子,挽著一個簡單的髮髻,只左右各插一支玉釵,別無它飾,穿了藕荷色短襦,繫了百褶月華裙正有條不紊的指揮一群仙婢仙倌做膳,想必就是東廚女仙了。
見我和花曦過來,東廚女仙微微笑著迎了上來,和花曦互見了禮之後對我柔聲說,“這位就是碧柳妹妹罷?上次娘娘的壽宴,妹妹的幾道菜著實讓我開了眼!”我亦笑著道:“女仙謬讚了,只不過圖了個巧,沒什麼廚藝在女仙這裡誇耀的。”
東廚女仙道:“今日玉帝存心大辦的,姐姐這裡確實有些忙不過來,東邊起第四個灶臺就勞煩妹妹了!”說著又喊過兩個小仙倌,指派給我用,便接著去忙了。
兩個小倌上前報上名:“良姜、茴香但憑姐姐吩咐!”我“撲哧”一聲笑出聲來,“你們怎起了個香料的名?”
那個小倌不過才十歲多一點的樣子,卻也一本正經的回我的話,“姐姐難道不知道麼?我們本來就是良姜、茴香啊!我們是物仙。”
物仙?我頓時悟了過來,微微紅了臉道:“失禮了!”兩個小倌樂呵呵的道:“無妨,姐姐想做什麼菜?”
我想了下,問他們:“從前我在人間之時,聽聞東華上仙乃修道之人,喜吃豆腐,不知可有此事?”
良姜皺了下眉頭,“雖說東華上仙如今酒肉穿腸過,可是修道之時,豆腐還是愛的!”我點頭笑道:“這就好!”
這是我從前伺候太守家得出的經驗,大凡這些達官貴人,身份越是高貴,反倒越不在乎吃什麼、好不好吃?只是在乎夠不夠花樣、夠不夠賣相、夠不夠風雅。不過話又說過來,這些人什麼沒吃過呢?
我到灶臺後面的案子下,尋出了幾塊豆腐,將豆腐兩面去掉硬些的皮,每塊切成十六片,一般大小,放在一邊略略晾乾。接著讓良姜茴香幫我洗淨一百二十個大蝦米,將大蝦米在滾水裡泡一個時辰。
等一個時辰,兩個小倌恭敬的說,“姐姐,蝦米已然泡好了!”我看了看豆腐,基本也晾乾了,就在鍋裡放了三勺豬油,一直熬到見了清煙才下豆腐,略灑鹽花一撮,煎了片刻,仔細的給豆腐翻身,匯入剛才準備好的一茶杯甜酒和泡發好的大蝦米。片刻鍋裡飄出油煎蝦米的香味,只聽滋滋作響。
東廚女仙移步到我這邊的灶臺,也湊過來看,道:“好香!”我笑了下,取了秋油倒入一小杯子,頓時空氣中的香味又加了層醬爆的清香,等豆腐蝦米在鍋裡滾了片刻,加糖一撮,再滾一回。又讓茴香幫我切了整整一百二十段約莫半寸長的細蔥,一起傾入鍋裡,等蔥也熟透了,方緩緩起鍋。
這菜出了鍋,立刻有兩個年級大些的宮人取了筷箸試吃了一下,確認無事才命人呈上去,有個宮人問我,“不知這菜是什麼名?”
我看著一堆小蝦米,笑嘻嘻的胡謅,“叫玉皇大帝千秋萬歲一統江湖菜!”
那宮人轉身,吆喝幾個上菜的“記下了嗎?”“記下了!”
說罷端著上凌霄殿去了。我目瞪口呆,隨口一說的怎就以為真了?
花曦說我只需做一道菜,我打算拍拍手溜去前面看熱鬧,怎奈東廚女仙卻央著我再做幾道點心,無奈下我又做了一道栗子糕,將煮的極爛板栗搗成泥,加上純糯粉和糖用糕點模具扣成各式小樣,上面加了瓜仁、松子、芝麻,上桌蒸熟了即可。
又做了一道點心,將杏仁捶打作漿,讓良姜和茴香兩人合力挍去渣,拌上米粉,加糖在鍋裡熬煮,此時還須不停攪動,避免粘道鍋底,待熬的黏稠時再倒入藕粉,立刻起鍋,略一涼了便成了杏仁酪。
做了這兩個點心,東廚女仙才放我走,道這兩個點心等下正菜都撤了就端上去,要我好生去玩,見這個點心上了就速速回來,因為那是差不多宴席要撤了,若我被別的仙撞見了終究不好。
我含笑一一答應下,便去凌霄寶殿想看熱鬧。在後門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