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2 / 4)

小說:辛亥軍閥 作者:冥王

史上最強大的部隊之一。

按照分工,中國負責從本州島登陸,美國登陸四國島,在中國拿下本州南部的時候,中美在一同攻擊東京等地,一舉將日本徹底消滅。

中美的軍隊都在緊張的準備,要吸取九州島登陸的經驗和教訓,確保新的作戰行動更加順暢,而日本方面也知道滅亡就在眼前,當然他們也不甘心就此失敗,因此也在全力的動員,做最後的垂死一擊。

天皇裕仁幾次向全國發表講話,用他的鶴音來感召日本民眾,拼死抵抗侵略者,甚至皇后良子都走出了深宮,主動去了醫院慰問受傷計程車兵,勉勵他們為了帝國立下更大的功勳。

雙方都在做著戰鬥的準備,而喬宇已經將注意力放到了南洋上面,整個東南亞有著數以萬計的島嶼,如同碎玉一般,鑲嵌在大洋之上,想要控制這些島嶼絕對不是一個小工程。

為此喬宇專門成立了移民管理局,沈宏民被任命為局長,主要的使命就是動員中國老百姓移民南洋,開發利用那裡的肥沃土地。

當然移民局不能是單純的將老百姓忽悠過去,還要提供全套的保證,包括生活物資,生產工具,資金援助,醫藥服務等等。同時還要對南洋的資源狀況瞭解清楚,規劃好產業佈局。

這些工作繁雜異常,閻錫山曾經建議喬宇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統一處理,不過喬宇已經有些等不及了,他這麼著急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南洋剛剛經歷大戰,民眾死傷十分嚴重,出現了大量的人口真空,特別是一些城市地區更是如此。

現在正是移民的好時候,如果拖延起來,土著會重新聚集到城市之中,那就不好辦了,而且美國也不會看著中國舒舒服服的吞下南洋,也會暗中下手,中國必須和時間賽跑。

沈宏民很瞭解他的心思,掌管了移民事務之後,第一條命令就是在南洋加強戒嚴,嚴查與日本侵略者有勾結的罪犯,這個命令下達之後,人口流動就被限制了,中國的民眾趁機漂洋過海,開始了新的生活。(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一章 淘汰出局

中國醫藥公司在喬宇的指點之下成為了世界最早掌握青黴素生產技術的國家,別且實現了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

二戰爆發之後,各國都有數之不盡的傷員,青黴素的需求幾乎是無限的,而且價格也不斷的攀升,中國的醫藥公司狠狠賺了一筆,隨即又投資開發了其他種類的抗生素,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

有了抗生素的保證,中國向南洋移民的計劃就更加順利了,來到一個陌生的地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水土不服的問題,沒有良好的醫療作為基礎,移民往往會出現嚴重的損失,甚至會傷損到民眾的積極性,因此充足的準備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政府從各地抽調了將近一萬名醫療人員,還準備了大批的醫療器械和藥品,建立起大量的臨時醫院,為移民提供健康保障,中國已經執行移民計劃多年,這些都輕車熟路。

老百姓在這些年也在移民之中獲得了大量的好處,比如東北的開發就帶來了無數的商機,肥沃的黑土地提供了大量的糧食,這也是中國人多少年來第一次不用擔心捱餓的問題,絕對是重大的進步。

在傳統農業社會,土地產出有限,根本跑不贏人口的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面積的饑荒,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流民,而流民的增長速度完全是幾何倍數的,社會生產能力更加跟不上,朝廷為了鎮壓流民,就要徵收更多的稅賦,結果製造出更多的流民,就好像鏈式反應一樣。根本無法控制。最終王朝更迭就成了不可扭轉的事情。

這個規律在農業時代幾乎是無解的。中國多少次治亂興衰就是這個原因,至於同時期的西方就更沒有參考性,他們更加混亂不堪。

直到工業時代之後,這個死結才找到了解決的方案。特別是化肥的出現才讓糧食增產的速度第一次跑贏了人口增長的速度,這就標誌著人口可以大量增加,而不用擔心糧食不足的問題,社會也隨之穩定下來。

中國也是利用大蕭條的時期大量引進西方技術。建立了大批的化肥廠,保證了農業的穩定,當然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化肥上面顯然也不行,還要擁有足夠的後備土地,有了迴旋的餘地才能真正保證糧食永遠安全。

大規模開發南洋早就成了中國政府既定的目標,這些年來中國人口增長也很快,農村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他們除了進城務工之外,就剩下參軍等少數道路可走。大規模的移民行動開始之後,他們都能到南洋找到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