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民國戰神 作者:著涼

組的。不僅在畝產上提高了,種植面積也增加了。

加上1913年是北洋政fu在北方推廣高產抗倒伏小麥的第二年,大量的老百姓都種下了高產抗倒伏小麥,導致這一年糧價大跌。

“相比去年的價格,今年因為北方小麥大幅度增產,一些省份已經暴跌了50%的程度,我們如果要進行調控的話,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孫繹龍將情況反應給了沈凝雲,按照去年的辦法,就是西北集團吃進大量的糧食,從而穩定糧價。

但是今年糧食實在太多了。

西北早就不需要進口糧食了,甘肅河西走廊及寧夏、河套、熱河、關中平原及漢中平原的產糧區足以支撐西北的糧食消耗。

儘管為了應對糧食增產的問題,西北集團縮減了小麥種植面積,但是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北部的小麥增產幅度很大,這年頭老百姓也不太懂市場,見糧食增產那自然是使勁種。

結果就出問題了。

其中河南還算好,大量的土地被西北集團用來種植棉花,糧食產量才增長30%。

“年年調控也不是長久之計,糧價降就降吧!我們趁價格低多囤積一點,把糧食囤到德國、英國去。等一開戰這些物資的價格就會成倍的往上翻。”沈凝雲指示道,“也可以把糧食拿去多釀造些燒酒,歐洲一打起來,可以大量供應給俄國人,俄國人最喜歡這種玩意。”

糧食多,這不是問題,運到英國和德國去囤積起來。只要在英國和德國各成立個百貨公司,然後租用倉庫,交一筆關稅,這些糧食就可以登岸。

戰爭過程中,這些糧食的價格絕對會成倍成倍的往上漲。只不過壓貨會將資金鍊拉長,不過西北政fu從英國那類租用了一批黃金後,到此時紙幣又增發了上百億元,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較小。

而此時世界各國向西北下了一大批的軍火訂單,讓西北集團的擴張變得更加擁有底氣。

有出口存在,就不怕資金鍊斷裂。

只要撐到明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中國就會因為當前的這些投資而獲得大量的回報。不管是財團也好,還是工人與農民也好。

現在離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還有一年多,是要開始準備了。

沈凝雲不知道歷史是否改變,但是本質是不變的。此時以英法為主的協約國與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正在展開一場軍備競賽。

軍備競賽自然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總有一方先支援不住,或是感覺自己勝算比較大了,於是就會發動戰爭。

從雙方實力上來說,德國雖然有工業優勢,但是財力上並不佔優勢。

最先支援不住的自然是同盟國,同盟國不可能無限制的製造那些軍火,因為德國不是一個大國,很多東西還是要靠進口的。不是滿足內部就業就可以的,德國還要搞出口才能保證收支平衡。

當收支平衡被打破後,就要在出問題之前發動戰爭。

不過德國發動戰爭的時間如果與原本的歷史發生了變化,那麼必然是更晚,而不是更早。

因為此時的西北政fu正在向德國進口鋼鐵,並且向德國精密製造業下了不少訂單,使德國在收支平衡方面獲得了很大的助力,相當於德國有更多的錢去為這場戰爭做準備。因此只會更晚,不可能更早。

協約國方面有錢,穿鞋的自然不想和德國隨意開戰,因為全球殖民利益最大的攫取者就是英國。好處已經到手了,德國如果不打,英國自然不會主動跳出來打。

德國就像是個光腳的,儘管也有殖民地,但都是一些利益不是很大的偏僻地方。所以德國人要獲取更多的殖民利益,就要挑起一場戰爭,將英法打垮之後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殖民利益。

戰爭的藉口也很好找,把奧匈帝國王儲當成棄子讓人刺殺掉,自然也就有了戰爭的藉口。奧匈帝國往出斐迪南大公並不是很討奧匈皇室的喜歡,當成棄子無壓力。歷史上同盟國就是這樣發起一場戰爭的。

而此時,歷史也許會改變。就算斐迪南大公沒有遭到刺殺,也會有其他的人為的意外事件來推動戰爭。

向英法、德囤積物資,然後在戰爭中囤貨居奇,這是最暴利的。因為這時候的物資價格不高,運輸成本也不高。

如果開戰的時候,光是運費就得翻上好幾倍,還不一定找得到船。儘管到時候也有好幾倍的利益,卻沒有比戰前囤到交戰國當中來得高。戰前囤積也有問題,那就是會壓貨,但對於財團來說,這個問題不是太大,因為財團是可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