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上升到學術問題,因為在坐地各位都知道。“女”通“你”,已經是文學一界公認的事實。確實也是,把“女”譯為“你”。前後才能連續到一起。
幾位嘉賓一時也呆住了,因為在這之前,騰訊網可是一點訊息也沒有給他們透露。這關於學術的問題,爭論可就大了,有時爭個百八十年,都有可能得不到什麼結果。現在一個網友提供地一個素材,他們怎麼能輕易的做出回答。
當然,在坐4位嘉賓,若是肚子沒點墨還真來不了。不管剛才騰訊所傳之資料是真是假。他們都是認真的研究起來。
大螢幕上所給的解釋比較少。只是區區數言。但,就這區區幾句話。在這幾位嘉賓的眼裡,卻又顯得是多麼的震撼。
在大螢幕中,除了陳觀魚提供的解釋之外。騰訊還根據陳觀魚所給的留言,相對應的找出了各類資料。藉以多種論據,以此用來證明陳觀魚所提地觀點是正確的。
坐在電腦面前的網友們也興奮了,本以為這只是一個純高考專欄,現在竟然上升到如此高度。而且,看那些網友所言之證明,大有推翻千百年來傳統學術之觀念。當然,這個傳統,也只是傳統中一小小的部分。
這對於電腦前的觀眾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有誘惑力的直播。
特別是那些高考學子,當時的他們,也是在做這一道文言文閱讀題。當然,此時已經上升到如此高度的學術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法判斷事實結果的。
現在唯一能做地就是期待騰訊的這一次報導,如果得到那幾位專家的認可,或許,另一個學術觀點就要從此時誕生。雖然這個想法有一些天真,或許帶著一點情緒化。但無疑,這就是此時這些高考學子的想法。
拋開這些高考學子,坐於電腦前的豈止只有這一些人。
那些文壇匠人,也是不在少數。比如四位大師,他們的朋友可不是一位二位。就像方文一樣,那可是水木教授,他認識的朋友。大都是一些文人騷客,最是對文學深有研究。
現在方文要來騰訊開個節目,怎麼說,這一些朋友也應該來捧場吧。再者說了,現在的話題可是最為火熱的高考一事。不用邀請,他們已然坐於電腦前,觀看著自己幾位老友地節目。
“這……這,怎麼可能……”
各文學人士,一時之間,竟然有些不敢相信。
( )
第一百五七章:學術紛爭
如果騰訊此時拿著這一報導,並不找出史書典籍加以證明的話。那麼,所有的觀眾都會認為騰訊是拿這次高考做為一次炒作。
事實也是,騰訊怎麼會不想炒作呢?
但是,騰訊也不會為炒作而炒作。自馬化騰收到陳觀魚發來的檔案時,小馬哥早就請了一批專家進行過一次討論。此次直播,只不過是讓這件事情暴諸於大眾眼前罷了。
大螢幕上,此時正顯示著一篇短文,這篇短文是從一部叫做“律”的古籍中找出來的。
《律》書,是一部“西周”時期出土的法典。只是出土之時,很不心小,已然被毀掉大半,只殘留隻字篇言。而殘留的那一部分,也都語焉不詳。眾多歷史學家,文人墨客,深研之而不可得。
此時大螢幕內,正顯示著半篇“律”書之內容。
“不知這位網友從哪裡找來的這篇西周的“律”書,據我所說知。此部“律”書在出之即,就已遭到破壞,諸多篇言不復存在。”
方文做為水木人文學院的教授,閱讀甚廣,就是這篇不怎麼流傳出去的古籍,他也是略知一篇“律”書並不是真正的“律”書裡面的內容,而是那位網友杜撰而成?”
“上面所寫的內容,我找不出半點懷疑之處。我只是比較奇怪,這麼一部失傳的典籍,怎麼一時之間,竟然出現在公眾之處?”
“李老師,不知您有什麼意見?”
鏡頭再次切換,此時已然接到首都大學的李教授處。
“據那網友所留地內容。地確能解釋這一現象。只是學術一事。不經過各方面地研究。很難將其定義。至於“女”字是不是通假字。此時定論還為時尚早。日後還需眾多學者地論證。”
短短二個小時。直播已然結束。
前面地高考所言之內容。就在最後一刻起。已經不是那麼地重要了。不管是嘉賓還是觀眾。他們都對最後那一“通假字”地爭論起了興趣。
相信騰訊地這一次直播。僅僅只是學術爭端地一個開始。
關掉網頁。陳觀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