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京城三兩事(上)(2 / 3)

小說:大明極品書生 作者:夢半仙

“卻是有諸般不可……”何心隱頓時輕哼一聲,道:“高拱雖說有些學識,但與張先生想比,卻又相差甚遠……而今朝廷雖說稍有恢復,但顯然弊病百出……勤奮勞作,與有技巧的勞作,始終還是不同。”

張居正搖頭,道:“高閣老任用王崇古與蒙古封貢,潘季馴治水,殷正茂平叛亂,莫非這些何先生都看不見……在下卻是讀過幾本書,但卻也不敢與高閣老相比。”

何心隱輕笑,道:“怕並非不敢比……而是怕比起來,那位高閣老又生氣吧……”

張居正聽出何心隱譏諷意味,卻也不願與之多言,此人性子便是如此,他若是願意這般說,如何強辯也是枉然。

沉默片刻之後,何心隱又道:“高拱此人的確有才能,只是太過貪權……而今陛下不務政事,倒是讓高拱一人撿了便宜,位居首輔,卻又執掌吏部,大明而今姓什麼都是問題。”

張居正輕搖頭,苦澀道:“何先生若是再這般胡言亂語,在下便要告辭了……”

何心隱並未理會張居正此語,而是忽然問道:“閣下是否熟讀聖賢之道……心懷天下,欲為國為民。”

大明士子大多都有此胸懷,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然而能做到者卻又是少數,但一旦如朝為官,無論大小,卻也能盡心盡責。

此時經何心隱問起,張居正毫不猶豫,道:“聖人訓示不敢忘……在下願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為國為民自然不在話下。”

何心隱微微點頭,淡笑道:“既然如此,閣下為何不取高拱之位而代之……大明若就此而下去,終究是要亡國的。”

大明存弊久已,嘉靖一朝將此弊顯露出來,致使南倭北虜之患,到隆慶時國庫空虛,每年入不敷出,卻是有亡國之勢。

未等張居正說話,何心隱繼續道:“大明而今便需要一位扶大廈將傾之人……閣下為何不願擔此大任,莫非擔待不起?”

一時之間,張居正語塞,許久之後,才沉沉道:“先生之話定然銘記於心,只是高先生……罷了,此事休要再提。”

看著張居正此態,何心隱頓時大笑,旋即吃菜喝酒,直到酒足飯飽之際,才忽然又道:“遼東而今將要大變……怕是將要起刀兵呀。”

此事張居正也早有預料,沉吟一陣,忙道:“那人在遼東,我便不擔心……倒是怕陛下對那人不利。”

“天高任鳥飛,陛下與高拱將沈先生放到遼東這片廣闊天空,想要在牽制,已然是沒有辦法了……”何心隱長嘆一聲。

張居正搖頭,道:“卻也算不得任其飛……始終還有江浙的親人牽制……沈公子大抵也難以振翅高飛。”

“一旦遼東起了刀兵,那時卻也只有沈先生能止禍,便不會再怕朝廷牽制……不得不說這位沈先生,當真是機關算盡。”何心隱遙望北方,許久之後,才輕笑一聲。

這一番言語雖說頗有指責意味,但讓人聽來,無論如何都有羨慕以及讚賞意味。

張居正頓時好奇道:“遼東再不濟還有李成梁……莫非此事非要如此難辦?”

何心隱懂他的意思,以李成梁的遼東鐵騎,足矣橫掃遼東無敵手。

“遼東鐵騎在強大,卻也是要軍餉的……朝廷如今很缺銀子,大抵京城官員這幾個月的俸銀也都是東拼西湊而來……打仗卻是太費銀子……”

聽對方這般一說,張居正頓時心驚,國庫缺銀子,這事知道的人並不多,想來經過這半年調整之後,便能補了虧空,哪成想這位何先生已然知曉內情。

卻也來不及詢問對方如何知曉這些朝廷內情,畢竟對方門下弟子遍佈京城,知道這些卻也不為過,而遼東軍情又尤為重要,不禁連聲問道:“沈先生又能如何解決此事?”

何心隱搖搖頭,微笑道:“這自然是要去問沈先生……不過銀子對他來說,彷彿從未是個問題一般。”

“這倒是實話。”張居正笑道:“當年一手丟出幾十萬兩銀子給朝廷,沈先生卻也捨得,後來又賣了鋪子出銀子給兵部……徐渭還在刑部大牢吧。”

話鋒忽轉,何心隱臉色微變,片刻之後才點頭,道:“文長誤殺了妻子……卻是犯了死罪,若非李春芳擔待著,怕早就被斬了。”

張居正並未在多言,而是繼續喝酒,一陣之後,才道:“何先生打算何時離開京城……”

“大抵也要等沈先生回來……”何心隱望著窗外,微嘆道:“他回來,我便能安心……不過張先生若是一直都這般甘當高拱下手,我卻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