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則已,一打,便須滅其全軍,以兀朮首級獻於行在,方算是勝!”
帳中諸將悚然自愧,只有楊峻在暗贊岳飛的大局觀。
大勝已是必得,但兀朮若脫身,他可是金國對南宋用兵的鐵桿份子,遲早還會再次南下,只有把兀朮首級留下,才能震懾金庭那些好戰份子,保證收復後的國土平安,否則打江山易,守成卻難!
“漢軍已不足慮,但我軍若輕易發動,兀朮見事不可為,必遠飈千里,那時我等悔之無極,莫如等張帥、劉帥等大軍抵達,我軍糧草兵器完備,旬日間圍起開封府,讓兀朮插翅難飛!”
“明日須探明番賊渡河虛實,我料河邊必有重兵,哪一位將官肯領此重任?”
岳飛虎目掃過眾將。
………【第三十四章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
岳雲駐偃城催糧草的情況下,楊峻眾望所歸,探黃河渡口金兵虛實的重任落到肩頭。
(“*!今天手舉快了一點!”楊峻很有些憤然。)
兀朮的保命通道,守衛的必定是精銳,若能探明虛實,大戰暴發前一舉拿下,到時兀朮就真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入暮後,踏白軍一名副將跑到楊峻帳中,聽取次日的將令,同時轉達岳飛口囑:“此行不過探明虛實,切不可驚動番賊,若讓兀朮中跑了,便有過無功!楊統制不許帶鐵槍,若違此令,斬!”
楊峻深知,這番話在帳內也沒有公開說,卻讓人到自己帳中來轉達,已經是留了餘地,但也能看出岳飛對他此行的重視,估計是怕楊峻見獵心喜,忍不住手癢,要拿渡口的金兵祭槍,若因此驚動了兀朮,便是誤了大局!
但楊峻的將領更加謹慎。
“只需三騎,其他兄弟不用去了!”
重兵防守之下的渡口,一定戒備森嚴,若是去的人多了,且不是一個大目標?楊峻對於這種後世常用的偵察手法還是略有所知的,只不過這時的偵察手段還不夠完善和發達,沒有軍事衛星可以利用,所以深入重地還需要像楊統制這種戰神才能帶隊,否則一旦遭遇強敵,一行人連逃走的機會都不可有。
但區區三騎,能有什麼作為?
這名副將大惑不解,卻又不敢違了將令,只得讓手下機靈點,聽楊統制調遣。
楊峻卻在那裡感慨萬千。
從哪個角度看,開封一仗,都是必勝的一仗,所不同的則是戰果的大小,但此戰一開,金國實力必定從根本上受到挫傷,此後多年內難以渡河南下,若不是自己深知後續的發展,此刻也必如營中諸將一般,想像收復開封,北上燕雲,直搗黃龍!
但很可惜,金牌將到,北伐失敗的命運是註定的,到時能夠保全性命,就已經是老天眷顧了,還談得上“收拾舊河山”!
此刻莫說聖旨未下,就算聖旨已下,也難消岳飛北伐的念頭,楊峻知道,此刻要讓岳飛回軍保命,自己是做不到了,何況自己也在算計,若真的打下開封城,取了兀朮人頭,說不定嶽案就有憑空消失的可能。
但以眼前的形勢,實現這個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
嶽老大斷不肯在這時回軍,當然也不會在接到十二道金牌後公然抗旨!因此這一戰固然要敗,而嶽老大的命運似乎也難以改變。
那麼,自己呢?
是隨大流,與岳飛共沉浮,還是功成身退,任嶽老大進風波亭,自己則獨善其身,長保富貴?將來自己會為了岳飛甘斷頭顱,還是像王貴一樣,為一己私利把岳飛當“投名狀”?
作為岳飛的兄弟,自己*得住嗎?
罷了!自己好歹也姓楊,秦少游在岳廟有“愧姓秦”的說法,自己總不能讓後世子孫“愧姓楊”吧!賣老大的事情自己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不過以後自己有得選嗎?
走一步看一步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在秦檜金牌到後作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前提是看在有了自己改變的歷史後,岳飛會不會改變史上記載的那種鐵桿愚忠!
※※※※※※※※※※※※※※※※※※※※※※※※※※※※※※※※※※※※※
紹興十年七月十七,寅時。
天未大亮,三騎如飛般衝出岳家軍大營,奔往開封城方向。楊峻帶著兩名踏白軍中好手,且家在開封城附近,對地形比較熟悉的,繞過開封城,直撲黃河渡口。
據前來投效的民伕講,開封城北諸渡口中,只有李固渡口為金兵把守,無人可近,在那裡的民船也都被金兵搶掠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