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3 / 4)

,這和善平凡的少年在他們眼中頓時成了毒蛇猛獸。霍琮笑道:“諸位族人,皆已束裝上道,嘉興車馬舟船已經盡被我軍徵用,各位一路上當不致辛苦。”

荊信本是沉默不語,聽到此處也是怒火填膺,起身揚聲道:“雍軍自稱王者之師,如何行此不義之事,擄民入海,此是盜匪行徑,擾民至此,何以對天下之人?”

霍琮平靜地道:“兩國征戰,無所不用其極,若是盡屠吳越之民,也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我大雍天子仁厚,不願殘害黎庶百姓,取吳越之民填定海,已是定局,兩害相較取其輕,荊兄應當諒解才是。”他語氣雖然平淡,但是目光中寒芒閃現,卻似乎動了殺機,荊信一滯,荊遜卿已經輕拉他的衣袖,阻止他繼續說話,荊信只得頹然坐下。

這一次雍軍侵入吳越,本已在南楚朝野預料之外,但是縱然定海被奪,吳越兩郡的世家官員也並不覺得雍軍會登陸作戰,畢竟雍軍在吳越之地全無根基,若是效仿海盜上岸劫掠,也未免有失大國風範。孰料東海水軍主事之人本就做過海盜,再有一位不拘禮俗的楚郡侯為謀主,竟然定下了取吳越之民填定海的決策,用以和南楚長期對抗。若是換了大雍別的將領來主持定海,或者會換一種方式作戰,但是姜海濤既對江哲信服,又秉政海盜作風,再加上他投雍之後,被雍帝賜以侯爵之位,卻是承襲父蔭,未立戰功,這在大雍來說也是特例,所以他也很想用戰績證明自己,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採用這種可能會受人非議的戰策。

片刻之後,煙雨樓下傳來嘈雜之聲,荊信聞聲不顧雍軍軍士執刃在側,到了窗前向下望去,只見街道兩旁都有雍軍進入民居,按照名冊將一些青壯男女用繩索縛住向外趕去,老弱婦孺跟在後面啼哭,卻被雍軍執利刃逼退,嘉興城內一片混亂,荊信只覺心中茫然。這時有人高聲喚他名姓,他回過頭去,只見煙雨樓上已經只有那些垂頭喪氣的世家家主和雍軍軍士,那青衣少年霍琮已經影蹤不見,喚他之人正是一個軍士,卻是催促他整裝上道。

南楚同泰十二年,大雍隆盛八年,對於吳越之地的世家百姓來說,可以說是一場浩劫,餘姚、鎮海、嘉興、海寧、平湖被擄走五十萬青壯,其中包括了各地世家宗族,寒門名士,各類工匠,雍軍的手段可以說十分果決狠辣,五府縣人口近三百萬,卻被雍軍擄走六分之一,其中包括近五萬世家族人、寒門名士,十萬工匠,其餘皆是青壯男女,按冊索人,百不餘一。待到陸燦率領九江水營經江南運河至嘉興之時,雍軍離開不到六個時辰,陸燦另遣部將前往接管餘杭水營,自己率軍追擊雍軍,無奈雍軍早已計劃周詳,行動迅速,陸燦直追到鹽官,卻只能眼看著雍軍從容渡海而去,只餘下陸燦扼腕嘆息,也不禁驚歎雍軍主事之人手段狠辣高明,要知道雍軍撤退可不是輕身離開的,隨行的既有劫掠的錢糧也有被脅裹的民眾,雍軍居然能夠毫不拖泥帶水的撤入海中,怎不令陸燦驚佩。

站在岸邊,望著雍軍揚帆遠走的船隻,陸燦恨聲長嘆,卻也無可奈何,而此時,得到他諭令的餘杭水營才姍姍來遲,陸燦知道餘杭水營向來自成一系,而且耽於安樂,早已沒有了出海作戰的勇氣,卻也只能輕輕責備幾句,事已至此,重整餘杭水營還需這些將領協助。接下來的日子,陸燦只能一邊整編水營,一邊重整沿海寨壘,防止雍軍再度登岸劫擄,吳越之地遭此重創,留下無數殘破門戶,失去親人的苦痛和擔憂親人遭到報復的吳越之民,對於組建義軍並不支援,若非陸燦聲威赫赫,又勸服吳越倖存的世家自保,更有武林俠士振臂一呼,全力協助,只怕組建義軍一事將事倍功半。就在陸燦著手吳越海防的時候,一個訊息傳入他耳中,令他雙眉深鎖,這訊息便是大雍楚郡侯江哲竟然身在定海,而且曾經親赴嘉興祭拜亡母。

一石激起千層浪,訊息不脛而走,不過數日已經流傳開去。江哲前往嘉興祭靈,此事雖然隱秘,但是也並非是水過無痕,事後有見到蛛絲馬跡的人一參詳,便發覺了此事,更何況還有暗藏的南楚諜探,他們更是將江哲來去的行蹤都掌握了,只是不敢出面阻攔暗殺罷了,畢竟雍軍勢大,江哲身邊的侍衛又十分厲害。

雖然南楚上下,對江哲是異口同聲地指斥辱罵,但是其實暗中卻有幾種不同的看法,有將之視為無君無父的貳臣賊子的,也有暗中羨慕他得此富貴榮華的,但是總的來說,能夠知道江哲厲害的人卻不多。一來南楚上層刻意瞞去江哲之能,二來江哲雖有侯爵之位,多半人都以為是雍帝酬其奪嫡之功,或者以為是長樂公主的緣故,縱有明智之士,也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情報,不能正確評價江哲的才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