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3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塊。除了這些軍閥,還有以孫中山為首的護法勢力,聯絡了桂系和滇系軍閥,以廣東為根據地,同北方的皖系相抗衡。

在歷史上,直係軍閥是英國人的代理人,而皖系、奉系和晉系軍閥,更傾向於rì本人,不過由於劉芾的穿越和臺灣的撅起,rì本人連續遭到打擊,國內經濟一蹶不振,雖然在這幾年中獲得了美國人的大力扶持,但是仍然沒有太大力氣去插手中國的事情,所以rì本人只扶持了一個奉系作為他們在中國的代理人,皖系和晉系轉而投向了美國人的懷抱。

在這些軍閥中,除了張作霖和閻錫山之外,其他的幾乎和南海聯邦都有接觸,尤其是離海南島和臺灣島比較近的桂系軍閥陸庭榮、滇系軍閥唐繼堯以及孫中山所領導的部分護法軍。在這些接觸中,各地軍閥們最想要的無非就是聯邦的槍支彈藥以及軍艦大炮,不過按照劉芾的指示,聯邦zhèng fǔ只答應與對方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一切軍火生意免談。

不過,聯邦在與這些軍閥交易的時候,並不是以貨易貨或者貨幣購買,因為這些軍閥手中哪點有數的資金,都攢著擴充軍備呢,根本不可能拿出來購買糧食、藥品、煤炭等物資,而聯邦與其交易時收取的報酬是人!

其實也不能直接說是人,那樣不就成了奴隸買賣了嗎,聯邦按照數量,向與其交易的軍閥提供相應的貨物,而這些軍閥所需要付出的就是允許聯邦zhèng fǔ派遣人員,到其管轄區內設定招工點,並對招工點的安全和秩序予以保證。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在買賣人口,只不過手法更婉轉了一些,手段也更柔和。聯邦招工點的人並不強迫當地人來應聘,只是開出各種優惠條件來吸引當地的閒散勞動力去聯邦工作或者入籍。而當地軍閥能用他們最不缺的人口來換取相應的物資報酬,而且人口數量流失的並不很多,他們雖然知道長此下去也不妥當,但是為了眼前的利益,也就顧不上那麼長遠了。

由於國人眷戀家鄉和土地,聯邦zhèng fǔ的招工並不是非常順利,2年多的時間裡,總共從大陸南方几個省,只招收了不到100萬人,而付出的物資卻非常多,不過聯邦zhèng fǔ並不心疼,也不覺得冤,因為聯邦的糧食產量非常高,除了向歐洲的戰區販賣之外,剩下的也足夠支付這些軍閥的胃口,而且由於糧食的大量輸入,南方很多地區的糧價越來越低,這樣導致種田的農民的收入也越來越低,最終就是入不敷出,破產了事,而這些破產的農民和因為戰亂逃荒的流民都是聯邦招工的主要物件。

除了在大陸上招募移民之外,聯邦zhèng fǔ還在大陸上開辦了一些小型的商業店鋪和小型的工廠,在大城市裡販賣一些聯邦的高檔產品和生產一些諸如打火機、香菸類的小產品。這些產業都是聯邦zhèng fǔ投資開辦的,而且大多是內務部和軍情處直接負責的,一般當做一個正常的買賣做,一半當做情報機關的常駐點。而且聯邦zhèng fǔ並不鼓勵去大陸投資做生意,因為那裡的政局不穩定,私人的投資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除了中國大陸上繼續亂糟糟之外,歐洲也亂成了一團,繼美國參戰之後,雖然美國的軍隊不太好用,但是憑藉著其強大的製造業和生產能力,把各種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上了歐洲大陸。本來由於俄國國內爆發了革命退出戰爭而更顯頹勢的英法等國,依仗著美國人的強力加入,很快就緩過勁來,並對德國展開了積極的反攻。

由於德國人錯誤的估計了美國的軍事實力,在他們看來,美國就算是參戰,光是動員和準備工作就需要1年到1年半時間,等到那時候,英法兩國應該已經在德國陸軍的強力進攻和德國潛艇的無限制潛艇戰夾擊下投降了,而美國的參戰也就變得無所謂了。誰承想,美國人為了他們在歐洲的利益,短短半年時間就向歐洲大陸運送了幾十萬部隊和大批的裝備,並且由於美國的參戰,原來處於中立狀態的中國、希臘、巴西、古巴、利比亞、泰國和一些南美國家都紛紛加入了協約國的陣營,這使得德國人有點扛不住了,畢竟他們已經在歐洲上血拼了2年多了,就算是鼎盛時期的德國,也禁不住這麼多國家一起上啊。

在1917年後半年,同盟國的生鐵產量下降到了1500萬噸,而協約國達到了5000萬噸;鋼產量同盟國為1600萬噸,協約國達到了5800萬噸;煤炭產量同盟國為3億多噸,而協約國達到了8億多噸。雖然這些數字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是在一場無法快速結束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