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這修繕一項來說吧,就要好幾百萬,咱們麻川哪能付得起。而且,如果真的要開發貝葉谷景區,這路總得開吧。
這電,總得牽吧,零零總總的一算下來,沒有個五六百萬估計是拿不下來的。五六百萬對咱們縣來說,那是個天文數字。”
韋不理的意思雖說隱晦,但在場的全是官場老油子,哪有聽不出來之理。
這廝自然是要提點文化局的鐵副局長來打點這事了。其實鐵青河哪有搞屁的貝葉谷開發的設想方案出來,韋不理也是臨時頭抓個親信出來抵路子罷了。
“鐵青河,一聽就知道是羊角鎮鐵家的人。估計還是鐵東的親戚,看來韋不理坐不住了,公開來奪人事權了。”葉凡心裡計較著,面上毫無變化,裝著相當有興趣樣子巡了周遭一圈,問道:“鐵青河同志來了沒有?”
“來了,他是咱們縣文化局的副局長,這麼大的事怎麼會不來
。”韋不理說著話,沖人堆裡一個瘦高個兒,卻長著一個圓盤臉的中年人說道:“鐵局長,給鄭秘520小說記說說你的方案?”
韋不理自然想當然了,只要鐵青河隨便的扯幾句先應付過去就行了,搞計劃誰不會,以後回去組織文化局的同志,不用一天就能搞出來。
“貝……貝葉谷廊橋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快有100多年曆史了。當時剿匪的宋家川連長曾經在這裡跟大土匪馬鬍子決一死戰,這橋上的彈孔就是那個時候留下的,這個,是先烈們英勇獻身的歷史見證……”鐵青河開始扯了起來,不過這廝天天只顧著吃喝了,再加上事發突然,哪裡記得清年份什麼的。
還沒講到一半,地區來的鄭志明秘書長那眉頭早就皺了幾下,終於沒忍住,打斷了他的話,一臉嚴肅,說道:“鐵青河同志,作為縣文化局的一名副局長,在文化戰線上也是領導了。怎麼連最基本的年月都搞不清楚?你說說,這貝葉谷廊橋距今到底有多少年了?”
“多少年……這個……那個……”鐵青河身子一囉嗦,瞅了韋不理一眼,見他板著個臉不理人,又見大家瞪著自己,只好硬著頭皮答道:“估計有150年了吧。”
“哈哈哈……”地區文化局來的專家肖達明沒忍住,大笑了起來。
“笑什麼?”鄭志明哼了一聲,其實是故意的。
“鄭秘書長,既然這橋是建於清乾隆年間,乾隆帝即清高宗姓愛新覺羅,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
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八十九歲,葬於河北裕陵。
按這麼一推算,乾隆帝死的時候已經是1799年了。離今天最少也有198年了。
怎麼可能是150年。而且,這橋不可能是乾隆帝快死時建的,我查過資料,麻川縣貝葉谷廊橋建於乾隆年間1748年。
距今已經有著249年曆史了,明年就是整數250年。”肖達明可是這方面專家,再說這次貝葉谷廊橋的事可是地委莊書記親自交待下來的。
聽說還是省委郭書記點過頭的,所以,不得不重視視了。他早就查詢過這方面資料了。所以,就連年份什麼都記得很清楚。
韋不理那臉立即陰沉沉的快下雨了,而鐵青河同志那臉早漲成豬肝色了。
“哼!以後不清楚情況就別亂講,免得誤導了專家們,要是貝葉谷廊橋修繕的事因此出了一點紕漏,這責任,誰能擔當得起。”鄭秘書長立即冷聲哼道,這個,能幫葉凡打擊一下對頭,他何樂而不為。
轉頭衝葉凡說道:“看來,麻川縣文化局的同志素質不高啊!根本就沒把省委郭520小說記的指示放在眼裡。都像這樣子幹工作,地區怎麼能放心把貝葉谷廊橋修繕的事交給你們麻川縣來處理。”
鄭秘書長話說得相當嚴厲,其實是給葉凡創造一個處罰鐵青河的機會了。
“哼!鐵青河同志,你就是這樣子幹工作的是不是?你是文化局的領導,不是文化戰線上的文盲?先停職反省,回去寫份深刻的檢查出來。”葉凡那臉,自然也是立即就陰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