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一下他們的好戲。於是安排兩隊使節見面,當下兩隊人互相指責最後竟廝打起來,滿地裡滾爬。童貫在一旁言於馬植:“哈哈,這種功夫可學不來啊。”
馬植生氣不小,認為童貫如此戲弄有損大宋威嚴,不利行軍打仗。童貫不聽。
後來回國的使節缺胳膊少肉的,蕭後很是生氣,以為北宋太過欺人太甚,遼人聞之,皆欲奮勇欲戰以報國恥!
幾乎同時蕭後亦派使節出訪金國,以解後顧之憂,金太祖開始佯裝為難,後來蕭後獻出多少土地並馬牛及遼國美女並承諾每年納貢願做附庸國,金太祖盛情難卻便答應了,還一面說:“何必如此答禮?我要###的是那無道昏君天祚帝,請回話蕭後我大金國決不犯難。”
北宋軍隊能打敗遼人嗎?江湖豪傑又是如何對待此事?還有更多的不幸,下章問解。
第三章 宋師潰敗
大宋徽宗聖旨頻至軍營,迫切要求童貫速戰速決,奪取燕雲立不世功業。童貫回覆徽宗:臣往日非躊躇懼怕,而是運用兵法也。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已知己知彼,一方我軍習練日久皆躍躍欲戰,另一方偽遼日漸消頹,此日正可進攻一展我大宋神威,望陛下靜候佳音!
另附:李陽將軍於江湖敗類暗通,臣苦勸不從,今已背叛朝廷,棄明從暗,望陛下聖裁以杜國家之患.
馬植對童貫狂妄誣陷之言頗反感,爭辯道:“貫兄,李將軍非謀反也,你何故如此待他?”
童貫曰:“一山難容二虎,何況朝中蔡京等對此人有必除之心,我是順應行事!”
“這是什麼道理?你應該以國家社稷為重!你竟以個人恩怨來評判很令我失望!”
“我知道你與李陽相交甚篤休在為他說理!我心意已決,馬兄還是知趣的好!”
“這些擱下不說,但眼下我軍瘟疫流行,軍心渙散,更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