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遠離財務騙術 作者:辯論

裝置後,就可以開展對IC的測試業務。由於按照IC業的慣例,IC的測試成本佔整個IC的製造成本的50%左右,因此,IC的測試業務可以做得很高,而IC的測試通常是“來件測試”,因此,有公司採用自己生產一批IC,然後,用這批IC反覆進口,測完後出口,然後再進口的迴圈操作模式,將營業額做得很大。

?生物製藥

(1)招聘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併購買一批裝置。生物醫療的裝置雖然也比較昂貴,但因為專業性很強,因此,如果選用一些舊的或者本來是生產其他化工產品的裝置,如反應釜、攪拌機、離心機等,就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搭建一個很像樣的“生物科技研發中心實驗室”。

(2)生產和銷售成本低。生化科技的中間級的產品價格差異很大,便宜的一公斤幾千元,貴的一公斤上百萬元,而材料成本假如採用造假的成分,幾乎沒有成本。用來做造假的產品,原材料成本和運輸成本都很低。通常,上市公司造假時,會選用一些價格在一公斤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產品,購買少量樣品,其餘則用冒充的產品進行週轉。

(3)公司的銷售通常是透過出口銷售來實現自己的利潤。因為,生物科技的中間品的客戶以藥廠居多。而國內的有GMP證書的公司通常不會協助上市公司的造假,而自己開辦自己的藥廠,裝置成本又太高。即使透過設立貿易公司的形式轉賣給藥廠或者其他渠道,那麼根據藥品管理條例,也很容易被追蹤,而現出原形。而產品出口,通常要透過國內的或國外的代理公司,這樣,上市公司的造假者只要在境外設立一些小型貿易公司,來向上市公司採購,就可以形成很大量的業務額。而因為國際市場上,生化產品的渠道一般是屬於商業秘密,不會洩露,因此,這些“貿易公司”可以以保護商業秘密為藉口來阻止追查。而這些貿易公司的“下家”往往是南美的一些藥廠,要進行追蹤更為困難。

(4)透過出口,可以進行退稅,將國內繳納的增值稅從出口渠道退回來,因此,雖然實現了高額的利潤,但實際繳納的稅款並不多。而生物科技的所得稅也是一定有“兩免三減半”到“兩免六減半”的優惠,因此,所得稅的稅負也很低。

(5)在實現了上市公司的銷售額和鉅額利潤後,公司會透過委託開發、購買專有技術、購買配方等手段將停留在公司賬面上的資金再轉移出去,通常採購的物件也是向自己在境外設立的公司進行採購,進行變相的洗錢活動。由於真正的生化產品的開發費和專利費用都是很高的,用幾千萬美元購買一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配方,並不是罕見的情形。所以,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將數額巨大的資金轉移到境外。

生物科技產品的營業額和利潤率容易控制。由於實際在生產的生化產品的利潤率可以高達90%甚至更多,因此利用生物科技造假的成本只有一些裝置成本,通常只需幾十萬元,而用這些小小的裝置,就可以達到出幾億元的產值,由於中間品的種類繁多,不同的成分稍有差異,銷售價格就沒有可比性,因此營業額和利潤率都非常容易控制,只要將選的合適,就可以輕易地“根據需要”造出鉅額的銷售利潤數字出來。

。 想看書來

高科技農業

(1)2006年2月7日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9 號令》,廢除了中國的農業稅,幾千年來中國農民“交皇糧”的傳統被打破。這也使得那些意圖做假的上市公司將目光瞄準了農業,因為即便業績做得再大,也不會發生稅收的成本。由於農業特產稅主要針對種植、養殖,以及林業、牧業、漁業等中游領域,這些的中游產品,原來繳納農業稅,2006年起,開始不需繳納。因此,農產品因為沒有稅務成本,也就成為造假上市公司所青睞的造假工具。

(2)農產品的交易主要是現金交易,不需要透過銀行進行資金往來,再加上沒有稅收,因此,上市公司的賬目就很容易做。只要圈下面積足夠大的菜地或稻田(哪怕只是與農民的一紙空文的協議),就可以吹出很大的“泡泡”,收入額可以隨意寫,反正沒有銀行可以對賬,只要將最終的利潤以現金存入銀行即可。

(3)農業產品的銷售物件是小商小販,因此,上市公司的客戶量大面廣,加上現金收入,客戶情況基本無從查考,即便監管部門想到當地調查業績的真實性,取證也十分困難。

(4)沒有銀行往來、沒有稅金,可以任意做出很大的業績。但做出的業績所賺到的利潤還是要消化,這些利潤的消化不能用購買化肥或農藥來進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