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遠的手中雖無兵刃,可是錘風鞭影,劍氣刀風在吳天遠指掌之間幻隱幻現,至於鷹飛兔脫,牛步鴨形以至於風起葉落、水集雲合之勢也在吳天遠的招式中更是層出不窮,實是窮盡宇宙之變化,似乎世間萬物的一動一靜皆可以化入武功之中,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張三丰與吳天遠劇鬥千招之中,吳天遠竟不曾重複一招,這也是他平生所未遇到過的事情。到這時連張三丰也搞不清楚吳天遠的心裡到底裝了些什麼,怎麼能施展出如此構思精巧,絲毫不帶煙火氣息的千招萬式。突然間,張三丰似乎從吳天遠那幻生幻滅的奇招妙式中看出了什麼來,情不自禁地會心一笑。
與之相反的卻是無論吳天遠的身法如何迅急,也不論吳天遠使出如何匪夷所思,令人難以想像的招式來,張三丰卻只憑著“太極十三式”便將其一一化解。吳天遠只覺張三丰一招一式當真是渾然一體,總是在間不容髮之際將自己的攻擊封在雙拳之外。而張三丰的掌風拳勁之中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種迴旋之力,拖拽著自己的身形,限制著自己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這股力量雖然不大,卻經久不衰,自己若不小心應付,便有愈來愈強之勢。有幾次吳天遠稍不留神,身形便不由自主地遲滯下來,差點沒能抵擋住張三丰乘機發起的反擊。以前吳天遠只道普天之下只有自己所修煉的“三昧真火”可以長久地滯留於體外,卻沒想到張三丰的“無極真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且“無極真氣”無形無影,更令人難以捉摸,難以防範,饒是吳天遠精通天下武學,一時之間竟也無法消弭這纏繞在其身周的重重潛勁。
吳天遠與張三丰舉手投足之際也決不似其他武林高手那樣帶起呼嘯的罡風,兩掌相交時也從不發出轟然的巨響。他們都是使用力道的大宗師,全身所有的力量都只聚於發出攻擊的一點之上,所發出的力道也全部命中於敵手的身軀之上,決不容一絲外逸。因此,兩人的搏鬥顯得異常的安靜,只是當兩人掌指相交之際才發出輕微的“波波”聲。可是兩人足下的一方方大青石板卻在不經意之間悄無聲息地化為齏粉。偶爾有輕風吹過之際,立時揚起漫天輕霧。
第十一章 巔峰對決(三)
與此同時,吳天遠與張三丰頭頂之上均是白氣蒸騰。張三丰頭頂之上的水氣如暈輪一般罩於頭頂三寸之處,凝而不散,另有一股青氣卻從頂心中噴礴而出,將頭頂的那如暈輪般的水氣吹得好似雲翻浪湧一般,當真是蔚為奇觀。而吳天遠的雙目中卻是紅光大盛,兩道晶紅如火的光芒如霓虹般射出雙眼兩尺之外,將吳天遠的俊面映照得紅光燦燦。誰都知道此刻二人實至性命相搏的階段,雙方任何一人,只要有絲毫差遲,或是內力岔息,立時便會墮入萬劫不復之境。
而吳天遠的招式也開始脫離《武學心得》上的那些圖譜,變得越來越奇幻莫測,令人難索解,甚至李越前都開始看不明白。然而這時,卻也沒有人敢去思索吳天遠這些招式中的寓意,都忙著將其一招一式凝記於心底,帶回去日後再加以琢磨。
時間悄悄地流逝著,誰也沒有在意身邊還有這樣一件事物在不依人們意志轉移地執行著。太陽悄然西沉,黑暗降臨大地。燕王朱棣命人在練武場的四周燃起數十根火炬,將場中照得如同白晝一般。而吳天遠與張三丰的爭鬥依然沒有停止,瞧著這情形,兩人即使再鬥到明日天明也難分勝負。
不知何時,吳天遠那快如迅雷疾電的攻擊突然間緩慢了下來,這樣的變化實讓場外諸人驚奇不已。要知道吳天遠的武功一向是以快打慢,吳天遠這時突然間放慢了速度,難道是他的內力不繼還是出於別的什麼目的?而當“武當派”眾弟子見到吳天遠所施展的招式無不失聲驚呼起來:“‘太極拳’!”
對於這“太極拳”,“武當派”弟子再熟悉也不過了,是以他們是決不會看走眼的。自張三丰創制太極拳劍以來,盧秋雲等人可以算得上畢生浸淫於其中,可是當他們眼見吳天遠使出的這一招“太極拳”是那樣的舒緩自如,飄逸靈動,竟不帶絲毫煙火氣息,估計整個“武當派”中除了張三丰之外再無第二人可以這樣使出“太極拳”來,實是令他們自嘆弗如。
甚至連楚春城、楊疆閒、“南荒三魔”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搞不明白,為什麼吳天遠會在這時使出“太極拳”來,難道是吳天遠黔驢技窮了不成?要知道張三丰手創“太極十三式”,單以“太極拳”而論,再也無人可與張三丰爭鋒,吳天遠在這時使出“太極拳”來豈不是自尋敗途?
可是當“武當派”眾弟子們再仔細一瞧,卻發現吳天遠所使的“太極拳”招式與祖師爺張三丰所創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