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4 / 4)

小說:佛是一棵樹 作者:敏兒不覺

者能信受,是人馬調順,能破煩惱軍”。在持戒實踐中,佛教徒“費力地逐次把握每一種細微的感覺,這樣,由這些相續不斷的細微的感覺激發起來的許多欲望也許受到了一種自發的控制。在達到這一步後,那些由記憶、想像和沉思所激發的慾望也同樣被征服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模組三:做正確的事情為自己負責(2)

一提到戒律這個詞,許多崇敬自由的新新人類肯定覺得有種被捆綁束縛的難過,會認為沒有必要限制那麼多,根本就像拿繩索綁縛自己的手腳,讓自己活動不方便,自找麻煩。

印度的梵文中,“戒”這個字音譯為“波羅提木叉”,它原來的意思可以翻譯成“別別解脫”,也可以翻成“保解脫”。“別別”是個別個別的意思,所以“別別解脫”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守一條戒,就能解脫某一類的心病、痛苦,得到意想不到的自由自在。如果我們每一條戒都能遵守保持,就能完全解脫心病痛苦,過著快樂清淨的生活,和我們原本的佛性完全相應,就可以將佛性中本來的福報、本來的智慧,圓滿發揮出來,使我們內心安樂自在。所以,“戒”它原本的意思,應該是保護眾生,讓眾生能得解脫自在的原則。這也是它另一個翻譯叫做“保解脫”的緣由。意義在於如果我們按照戒律去做,就保證能解脫,未來不會再受痛苦的束縛。因而戒律是用來保護眾生,讓眾生得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