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困惑,失望情緒陡升。

日本《朝日新聞》刊文指出,日政府錯在高估美國支援、惡化日中關係。報道稱:日本並未認識到,美國首先仍是著眼於本國利益,而將重要盟友日本的“入常”渴望放在次要位置。

其實,這些錯誤是主導當今日本發展方向的右翼勢力的本性使然,要不犯都不可能。

時至今日,圍繞安理會改革,各國之間正在展開緊張的博弈,急於“入常”的日本也將繼續施展其縱橫捭闔的外交手腕,一系列好戲將陸續登場。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日本不能透過深刻反省自己的侵略歷史而取得鄰國的諒解,不將其外交政策由輕近攀遠變為與鄰為善的話,日本的“入常”夢就只好繼續一如既往地無期限地做下去了。

6.“右翼”當權(1)

近幾年來,日本邁向政治大國的步伐越來越大、越來越快。在政治大潮推動日本奔向“普通國家”、政治大國的程序中,日本政界眾多要員正在透過否定侵略、抹殺不光彩歷史的方式,解除安裝歷史包袱,樹立其政治大國形象。

◆ 日本政壇明顯右傾化

1993年,日本“55年體制”(在1955年,日本保守派和革新派都統一起來了,日本在政治上進入了兩大政黨的時代,動盪的社會政治體制開始定型,這給戰後日本的政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帶來深刻的影響,史稱“55年體制”)崩潰後,以小泉純一郎、山崎拓等為代表,提倡“修憲、強兵、走向國際事務”的新生代政治家們開始活躍起來。他們多在戰後出生和成長,沒親身經歷過戰爭,更沒有老一輩政治家那種沉重的歷史包袱和對侵略戰爭的負疚感、贖罪感。他們雖然願意就過去的歷史做出一定的反省,但不希望亞洲鄰國“翻老賬”。這些抱有“新保守主義”的新生代政治家們已經掌握了日本的政治脈搏,在政治、外交等方面表現出與前人截然不同的“獨立、自信”,甚至將對歷史問題的強硬態度標榜為執政風格的“果敢”。

日本政治領導人戰略觀念的變化,為日本右翼勢力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拓展了其政治影響力。所謂“右翼勢力”,是指戰後日本國內推卸戰爭責任,否認戰爭罪行,甚至圖謀將國家重新引上侵略戰爭歧途的、由極右團體和右翼分子組成的一股社會勢力。日本是一個特別強調愛國心與民族主義的國家,二戰戰敗的歷史在許多日本人心裡都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而日本的右翼勢力則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對歷史進行歪曲,對侵略進行美化。這也正好成為某些政治競選拉票的最好方法。

日本右翼勢力是生長在日本社會肌體上的惡性毒瘤。回顧歷史,日本右翼勢力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幫兇,它不僅在亞洲各國造成了無數的人間慘劇,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自1881年武士出身的頭山滿成立日本右翼的第一個正式的組織玄洋社以來,日本右翼勢力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了。20世紀初,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及吞併朝鮮的過程中,這些右翼團體充當了侵略的急先鋒。20世紀30年代,他們又用暗殺、政變等手段迫使日本政府加速軍國主義步伐,進而把日本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推入戰爭的深淵。

在日本戰敗初期,美國曾於1946年1月4日向日本政府發出備忘錄,要求日本政府解散一切超國家主義的右翼團體,革除軍國主義侵略的積極倡導者和右翼骨幹分子的公職,日本政府奉命多次釋出“整肅令”。在當時,大批戰犯受到了應有的審判,20多萬軍、政、財界的右翼分子被解除公職,戰時的600多個右翼組織,除大日本獨立青年黨等17個團體改頭換面存續下來外,其他全被解散。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日本“超級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為了早日實現其政治、軍事大國夢,重現昔日的“帝國威風”,右翼勢力不但圍繞著戰爭責任和日軍暴行兩個焦點問題大做翻案文章,歪曲歷史、美化侵略,不反省、不道歉、不謝罪,而且一再挑起教科書風波、靖國神社風波、等一系列令人矚目的事件,甚至猖狂到對承認侵略和暴行的正直日本人士鳴槍恫嚇和暗殺的程度。目前,日本約有1 000個右翼組織,人數已多達400萬左右。其中青年思想研究會、日本遺族會和自民黨歷史研究會、右翼國會議員聯盟,是日本民間和政界右翼組織的代表。這些右翼勢力不僅得到本國“政要”和政府的預設、庇護和支援,而且二者彼此勾結,遙相呼應。民間右翼勢力企圖依靠“政要”和政府的庇護與支援達到自己無法達到的目的;日本某些“政要”則借右翼之口說出自己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