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甚嚴,但外人不知道,以為姐姐向著太監。姐姐為這事兒受累了。”
妹妹這幾句輕柔懇摯的體己話,在慈禧心裡驟然引起了震動:各省官吏,市井百姓,還不知為這件事嚼些什麼爛舌頭哩!
說了一會子家常話後,醇王福晉告辭姐姐,去看她的寶貝兒子。李蓮英送來了幾份奏章。
特命全權與俄國洽談伊犁事件的駐英法公使曾紀澤的奏疏說,與俄國談判已近尾聲,被崇厚割讓的伊犁南部八萬裡的領土,已從俄人手中奪回,只是給俄國的兵費銀將會增加二百萬兩。這項改訂條約,即將簽字。
慈禧看了這份奏疏很是寬慰。八萬裡土地爭回,這是給她的臉上增了大光,她將會以保守祖宗江山有功的英雄,贏得天下臣民的尊敬,至於多二百萬兩銀子,這與她毫不相干,自有四萬萬百姓去出。
四川總督丁寶楨也有一份奏章,說東鄉冤案平反昭雪後,川中父老同聲頌揚朝廷英明,東鄉冤民的親屬家家供上太后、皇上的牌位,祝福太后聖躬康泰,壽比南山。
慈禧看完這道摺子後舒心暢意地笑了。久病新愈邁向老境的皇太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珍惜健康,盼望長壽的了。
看了這兩道奏摺,慈禧的心情特別好,她離開暖床,在閣子裡隨意走動,又喝了一杯吉林將軍銘安新呈的長白山人參湯,重又坐到床上。她拿起另一份摺子來。這摺子正是陳寶琛為午門事件所上的正疏和附片。
若是在前些日子,慈禧看了這兩道折片,定然會怒火中燒。她可能不會看完,就會將它扔在一邊,說不定還會提起硃筆寫幾句話,對上疏者嚴加申飭。但她今天沒有這樣,而是沉下氣來耐心讀完了。這一來是病癒身體好了,二則是曾紀澤和丁寶楨的奏摺給她帶來了喜悅,三是妹妹的那幾句話也引起了她的反思。
在二千年帝制的最後一段歲月裡,執掌中國朝政達四十八年之久的這個女人,畢竟不是等閒之輩,當她心態平和的時候,也是知道權衡利弊的。
陳寶琛的話說得是難聽,什麼“播之四方”“傳之萬世”之類的話,她壓根兒就反感。但平心而論,幾個護軍的處罰也是重了點,為了這件小事,讓天下後世去議論紛紛也是不值。
慈禧對自己前些日子的意氣用事頗有悔意。正在這時,李蓮英又送來一個摺子,這正是張之洞擔心陳寶琛的言辭過激而補上的《 閹宦宜加裁抑折 》。
慈禧讀完這個摺子後,心裡甚是寬慰。張奏和陳奏有明顯的不同。張奏沒有說她有任何不當之處,也沒有為護軍辯護,這兩點最讓慈禧舒服。慈禧最討厭別人指摘她的過失。她的過失,只有在她省悟之後,自己來糾正。她也最恨別人替她所討厭的人說好話,她所討厭的人,只有在被處罰後以仍不改對她的忠誠,才能換取她的回心轉意。
至於張之洞指出謹防閹宦得勢這一點,慈禧在聽了妹妹的那幾句話後,便開始省悟了。兩者相鬥,抑此必定導致揚彼。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慈禧是深知此中三昧的。
她思考一下後,將內奏事處的秉筆太監喚進來,口述一道新的上諭:
午門值班兵丁毆打太監一案,護軍玉林等因藐抗獲咎,原屬罪有應得。惟念門禁至為緊要,嗣後官兵等倘誤會此意,稍行顧瞻,關係非輕。著格外加恩:玉林改為杖一百,流二千里,照例折枷,枷滿鞭責發落;祥福改為杖一百,鞭責發落;忠和改為杖一百,仍圈禁兩年,圈滿後加責三十板;護軍統領嶽林免其交部嚴議。太監李三順,著交慎刑司責打三十板,仍著內務府大臣恪遵定製,將各太監嚴行約束。禁門重地,若值班人等稍加疏懈,定當從嚴懲辦,決不寬貸。
第一章 清流砥柱(48)
第二天,當這道新的上諭由內閣傳達出去後,一個多月來密切注視著事態發展的官場士林,終於有一種壓抑已被解除之感。儘管從律令來看,護軍還是處理過重,但太監畢竟受到了懲罰。熟悉內廷情況的官員們,已經從這兩年來李蓮英格外受寵中看出一些苗頭,這次懲處李三順,無疑對這一有可能乘勢增長的苗頭是一個遏制。人們盼望早已為歷史所唾棄的貂璫干政的故事不要在本朝重演,同時也對敢於頂風浪披逆鱗的骨鯁之臣表示最大的敬意。
這天傍晚,張佩綸在自己的家裡,設宴款待兩位為午門事件轉圜起了關鍵作用的朋友。醉意矇矓中,陳寶琛深以自己將隨著這個事件傳名青史而自得。杯盤相碰聲裡,張之洞則深為自己所愛戴的慈禧太后,不失為肚量寬宏的明主而興奮。此刻,他還不可能想到,就是這一道目的與陳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