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聯合上折,請求派出優秀子弟分期分批出洋留學,學習洋人的天文歷數、機器製造等技術,十年八年學成後再回國報效。他和他的老師把這個國策定名為“徐圖自強”之策,並認為這是導致中國富強的惟一穩健而有效的策略。中國在近幾十年裡,應當有一個能保證這項國策得以實現的安定環境,所以,在與洋人糾紛中,要儘可能地採取妥協的辦法,避開與外人交戰。
徐圖自強之策得到慈禧太后、恭親王的支援,但也時常受到國人的指責。守舊者認為學洋人的“奇技淫巧”是離經叛道之舉,有辱祖宗;激進者又認為在洋人面前的妥協是軟弱可恥的行為,有漢奸之嫌。雖有太后和恭王的支援,李鴻章仍時常有各方不討好的煩惱,但他生性倔強,並不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國事宗旨。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七章 和耶戰耶(3)
法國人在越南挑起的與中國人的糾紛,從去年開始就鬧起來了,朝廷像往常一樣,也把這件棘手的外交事務交給李鴻章去辦理。去年四月間,當法國政府調兵遣將,加大軍費開支,準備在越南大幹一場的時候,慈禧命李鴻章迅速前往廣東,督辦越南戰事,所有廣西、雲南兩省的軍隊都歸他一人節制。李鴻章抱定不與法國破裂的既定方針,沒有去廣州,而是在上海與法國公使作了一個多月的和平談判。後來,談判的地點又搬到天津。中法雙方在談判桌上磨了半年多的嘴皮,幾乎沒有什麼進展。法國方面終於停止談判,於是有今年春天越南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喪師失地。
這個時候,法國政府派遣特使前來天津拜會,表示法國並不想把這場戰爭打下去。只要中國不是損失太大,為了“徐圖自強”的大計,對外之事李鴻章都主張隱忍曲全。是的,要抓住這個機會,恢復談判,如能簽訂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條約,使戰爭即刻停止,那就更好了。
但這是一樁極大的事情,不能擅自做主,趁著法國特使和德璀林還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應該到京師去一趟,請求陛見,當面向太后稟報。李鴻章打定了主意,次日一早便動身,坐上一駕快馬車離開天津。進了京城後,他決定先去看看恭王。於公於私,這都是非去不可的。
恭王奕訢的府第,是北京城裡的第一號王府,坐落在前海西街,是乾隆朝的權相和��淖≌�:瞳|玩弄權術,貪汙受賄,積累了數不清的銀子,建造這座僅次於皇宮的大宅院。乾隆死後,和��逄ǎ�吻旎實勱��透�約旱陌�芮焱醯�院蠹婦�苷郟�愕攪斯�醯氖擲鎩W源有劣夏炅焦�沽碧��嶽矗���嗄昀錚��躋恢貝τ誥��α彀啻蟪嫉鬧匾�恢茫�湊瞥���ㄇ閭煜隆K�≌飧穌�櫻�掛彩敲�逼涫檔摹�
但眼下,恭王的地位與這座王府的規模卻不符了,因為現在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他的炙手可熱的權力,已被慈禧太后一紙命令給剝奪了。
當年,因共同的險惡處境,而內外攜手結成聯盟的叔嫂,本應長期合作,共享坐天下的榮耀,但其實不然。早在垂簾聽政初期,江寧剛剛打下,江南局勢尚未完全穩定的時候,慈禧與恭王之間便有了裂縫。
慈禧雖是咸豐帝的妃子,但她的兒子做了皇帝,她升為太后,便是君了。恭王雖是道光帝的兒子,從血統上來說也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者,但一旦這個皇位沒有繼承上,他便只是一個臣子,只能聽從為君者的號令。違令便是欺君,反抗便是造反,上下形勢,一轉眼工夫就這樣鐵定終生。於是慈禧可以對恭王發號施令,恩威並加,而恭王也只有臣服的份。
裂縫出現,慈禧對恭王很是不滿,親自動手寫了一道錯字連篇的上諭,把恭王的一切職務都給罷了。過了幾天,因為滿朝文武都不贊成,慈禧又把職務還給恭王,但“議政王大臣”這個最高頭銜卻始終沒有交還。
再過幾年,同治帝親政,在母親的授意下,下令修復圓明園。身為當家人的恭王知道國庫窘迫,根本拿不出這筆鉅款來,便力勸侄兒收回成命。恭王的不合作,既得罪了侄兒皇帝,也得罪了嫂子太后。小皇帝剛執政,不知輕重,為了討得母親的歡心,也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竟然下令革去恭王的一切差使,並貶為庶人。這道命令太駭人聽聞了,整個皇族為之震驚。咸豐帝的五弟惇王代表王公大臣向太后求情。
慈禧原只想警告一下恭王,給他一個處分,卻不料兒子這樣不懂事,弄得闔朝不滿。她只得教訓兒子一頓,將罷免幾個時辰的各種差使又全數奉還。恭王當然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彼此之間的裂縫遂更為加深了。
上個月,因越南前線的軍事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