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新聞界不可缺少的素材。“深喉”還促使政府建立了符合現代美國公民要求的更高的透明度標準。

問題並不簡單。究竟誰是“深喉”?他為什麼要做這一切?用伍德沃德的話說,他有“一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能為他提供‘尼克松競選連任總統委員會’的資訊和白宮內部的情況”。那又是什麼促使伍德沃德的這位“朋友”這麼做的?他是為了堅守自己的節操而甘願拿自己的前途冒險說出真相,還是出於不滿而報復政府?為什麼他不借此機會名利雙收,而在塵埃落定多年後仍然隱姓埋名?

主要的問題在2005年5月31日揭開了謎底。那天我在給媒體的新聞稿中宣佈將在《名利場》雜誌上發表一篇關於這一主題的文章。在新聞稿中我寫道,“深喉”是我的一名委託人,名叫威廉·馬克·費爾特,曾是聯邦調查局二號人物,如今已經是九十二歲高齡!在家人的贊同和鼓勵下,他終於在水門事件過去近三十三年後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我刊登在《名利場》上的那篇文章講的是馬克的“深喉”身份被發現的始末,以及他是如何在家人的勸說下吐露出自己本想帶進墳墓的秘密的。為了幫助年輕的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用了相當一部分篇幅簡述了水門事件的經過,也給大家留下了許多疑問。馬克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個性、為人如何?他為什麼要揭露真相?他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在空前的壓力下獨自與一個腐敗的政府及其安插在聯邦調查局的順從的領導層鬥智鬥勇的?在伍德沃德的筆下,他是漆黑的車庫中一個緊張的線人,顫抖著告訴伍德沃德(後又由伍德沃德轉告伯恩斯坦):“大家的生命都有危險。”那他又是如何由一個理智的官場人物轉變為一個秘密線人的呢?

本書就是要讓馬克·費爾特自己來回答這些問題。三十多年來,人們對馬克的瞭解只限於伍德沃德筆下的那個“深喉”——《華盛頓郵報》給馬克起的一個不恭的名稱。這個名字源於20世紀70年代一部流行的色情片名,後來就一直屬於這位以巨大的勇氣向新聞媒體透露實情的可敬之人。如果本書別無他用,至少它可以撕毀馬克在人們心中的滑稽印象。“深喉”這個名字是新聞記者開的一個玩笑,馬克·費爾特從未認可這個稱呼。當伍德沃德違反他與馬克的約定透露他有個線人在政府部門任高官時,當記者們斷定他這個線人就是“深喉”時,當伍德沃德給馬克打電話問他對此事的態度時,這位退休的聯邦調查局探員怒火中燒,“砰”地結束通話了電話。

馬克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口風不嚴的饒舌者,也不同意記者把他等同於其他向媒體吐露機密資訊的人那樣的“洩密者”(儘管他的確向伍德沃德和其他一些記者透過一點小道訊息)。馬克·費爾特是個典型的“特工”(G�man,是government man的縮寫,即聯邦調查局探員,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聯邦調查人員就一直有這個別稱)。從根本上說,他是一個敢於獨當一面、保護自己的家園和陣地的衛士。在水門事件中,他為了保護聯邦調查局的名譽,在十分不利的局勢下仍堅持孤軍奮戰。當時,尼克松政府圖謀像對付其他政府特別機構一樣安插親信顛覆聯邦調查局,馬克約見伍德沃德並向他透露了政府大量濫用權力的行為。 伍德沃德充分發揮了馬克的作用,而馬克則巧妙地調動了伍德沃德,指引著這名年輕記者一步一步接近事實真相,接近自己記者生涯最重大的報道。伍德沃德在《秘密線人》一書中寫道:“我猜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在‘洩露’資訊,他只是在引導和證實我的發現。”“那些引導和證實拼出了一幅指向真相的地圖,其效果遠遠勝過了洩露。”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序言(3)

為了編寫本書,我們從馬克·費爾特那裡蒐集了大量資料。其中有他1979年寫的回憶錄,他和他兒子在20世紀80年代共同整理的手稿,他在聯邦調查局的備忘錄,他的生活往事記錄,以及從2002年初至2005年末,他的家人、保姆和我同他做的訪談錄。由於年老體衰,馬克已經喪失了大部分記憶,但他偶爾(有時是在我們用他的回憶錄提醒他的情況下)也會聯想或回憶起舊時往事,我們就會抓住機會盡可能地把他講述的內容記錄下來。對於馬克對自己的受審經歷的評述(完成於他的回憶錄出版後,換個角度也是對水門事件的觀察錄),我只做了一些補充,主體仍是他自己的分析,都取自他寫下的東西。我寫的這篇序言,只是給他的故事提供一個背景,並將他的家人、朋友和以前的同事所瞭解的內容拼接在一起,填補一些他回憶的空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