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3 / 4)

小說:明末求生記 作者:換裁判

把你當奸細給抓了,放心,我剛剛想到一招,可以正大光明地找人。”

“咱們一會兒出去,找那侍衛頭子,告訴他再加一味藥引子,效果會更好,而且這藥引子多多益善。”志文接著說道。

平時機敏伶俐的囡囡,因為事涉姥姥,腦子沒了往日的靈光勁兒,看著志文,不明白什麼意思。

“還沒想通?”志文用指頭點了一下她腦門,“藥引子就用咱們在黃河邊挖了吃過的馬齒莧,他們的藥材裡肯定不會有,眼下已是初秋,這玩意兒雖然還有,但已不多,要想多弄些,就得發動漢人,咱們自己也可以出去找,這樣一來,不就有找人的機會了麼?”

馬齒莧雖是野菜,但也有清熱洩毒的作用,用在這方藥中,多少也能起點作用,不算騙人。

“太好了,哥,還是你腦子好用。”囡囡抓著志文的手左右晃盪。

見柳才在旁邊興致不高,志文才想起沒有同他把話說清楚,接著解釋道,“柳大哥也不必灰心,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咱們逃進太行山的時候,金人擄了一大批難民而去?”

“怎麼會不記得。”柳才悶悶地答道,他爹就是在那兒失陷的,“當時站在山上,那些建奴就像趕牲口似的把他們往京師方向趕。”

“忘了告訴你,柳大哥,那些難民大多都是從陝北逃過來的。。。”

志文話未說完,就被柳才一把抓住胳膊,“你是說,我爹很有可能也在此地?”

顯然,他也反應過來了。

第611章 漢人特殊?

聽說有藥引效果更好,當天下午,侍衛頭領就讓跟隨他們的哈喇沁部蒙人將漢人都攆出營盤,趁著天色未黑,想要多少弄些馬齒莧回來。

志文他們三人自然也有了藉口,能走出營盤,與這些漢人一道找尋藥引。

出了營帳,還未出大營,志文就開始仔細打量整個營盤,與初進來時不同,因為知道阿濟格染上了鼠疫,這一回檢視的角度就大不一樣了。

整個營地與志文他們在錦州之時差不多,金人與少量服侍他們的漢人聚在一處,負責監工的蒙人則同幹活的漢人一起。

金人這邊,除了進出口管得稍嚴,內裡其實比較鬆懈,算得上內鬆外緊,整個營盤裡面不時能聽到咳嗽聲,以志文的判斷,多半都是肺鼠疫的初期患者,只是尚未死人,這些金人士兵懵然無知,並沒有放在心上。

漢人奴婢極少,除了那個婢女能肯定沒有染上鼠疫,其他零星幾人,因為不能近距離觀測,志文也就無從判斷。

看來不出五天,金人這裡就會因為鼠疫病倒大批人,不出十日,則定為鬼蜮,能倖存三到四成人就不錯了,就不知蒙漢營地的情況如何。

出了營地,到得曠野之外,已經有漫山遍野的人了,大部分是低頭尋找馬齒莧的漢人,少量挎著彎刀的蒙人士卒摻雜在其中。

志文三人揹著揹簍,拿著鋤頭,也混雜在其中,本來是有金人士兵陪著他們的,不過這樣一來,還叫他們如何尋人?

柳才好言相勸,將這幾個金人士兵打發回去,這幾人本就不太願意出來勞累,稍微推讓了一下,也就罷了,因為志文他們是代善引薦過來的,也不疑他們會逃跑,臨走前將他三人託付給一個蒙人將領,讓此人好生看顧。

蒙人將領知道他們是來給阿濟格看病的,不敢怠慢,還想派人跟隨,被柳才以聚在一起的人多,反而不易找到藥引的藉口婉言謝絕,隨後,三人步入曠野,開始了探訪親人之旅。

忙到天黑,不過區區幾個時辰,自然沒有什麼驚喜,不過好訊息還是有的。

那就是果如志文所料,此地漢人泰半老家都是陝北的,遍地都是鄉音,倒讓志文囡囡倍感親切。

更讓志文意外的是,這些漢人除了因為營養不良而顯得面黃肌瘦外,並不像金人那邊大面積地出現疫病徵兆,偶有一些人病仄仄的,志文仔細看過之後,能確認那要麼是過度勞累,要麼是不耐天熱日曬所致,真正肺鼠疫的症狀還沒有在這些漢人身上見到。

這讓志文頗為費解,開始他以為這是漢、蒙與金人分別宿營,還沒有被建奴那邊傳染過來的緣故,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推翻了。

要知道,漢蒙是混在一起的,做監工的蒙人士卒在數量上遠比漢人要少,但志文已經看到好幾個雙眼發紅,不住咳嗽的蒙人了,症狀與金人營地中的那些士卒一模一樣,顯然已是鼠疫的初期患者。

這不科學啊,志文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鼠疫病菌難道還能分辨不同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