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幾家人害怕了,找到張成那裡表示想和李青等人一起度過難關。張成表示無能為力,當初李青說的很明白,只給他們三天考慮時間,三天過後死活不管。張家的五家人開始走動,想讓多些人幫助他們讓李青點頭。李青知道後,讓張成帶了部分張家村的人離開李青地界,出去接應去各地收購的人。
年後朝廷的政令已經到了兩道七十二州,各地紛紛開始挖井,儲備糧食。家家戶戶都開始存水,存糧。各地糧食和水都開始緊張。
最早回來的是吳石,他是李青的腦殘粉,對李青的命令全部執行,李青讓三個月內必須回來,他兩個半月準時的回來了。李青讓所有人對他們這隊人表示了感謝,感謝他們辛苦的出去收購,感謝他們能按照命令如期的歸來。
第二批迴來的是鄭林和李貴,李青依然讓所有人做了熱情的歡迎和感謝。
第三批迴來的人是李庚和三旺,李青除了表示對他們遲遲不歸的擔心,也讓所有人做了歡迎和感謝。
最後一隊是四喜帶隊,他回到李青地界已經是春耕開始後半個月。他去的是淮南道,部分沒有糧食的百姓已經開始逃荒了。他們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批難民,難民搶劫糧草。還好李青讓張成提前帶人接應,才無一人死亡。
四喜帶人回來後,李青問了整個路上的過程。開始他們是打算準時回來的,因為遇見了一個北上的糧商,四喜才決定留下收糧的,四喜覺得他們收的最多,以後才會得到李青的重用。
在李青地界不管何時,李青重要的事都是找吳天,張成,李仁商量。就連吳石,李庚和鄭林都比他們三兄弟做的事情重要。三娘總在他跟前讓他多管點事,以後家業不能給外人,是要李家繼承的,張成只是個姑爺,吳天更是外人。
所以在有人提議多收些糧食時候,四喜就動心了。可是仍有少數幾人反對,其中一人叫李斌,見反對無用後寫了信回李青地界,信被四處接人的張成攔截到了。
張成看到信後,趕緊帶人前往淮南道接應。在河南道與淮南道地界處,張成等人遇見了和難民對持的四喜一行人。多虧了李斌一路上的聯絡,才能讓張成帶人找到他們。
李青得知事情經過後,沒有生氣,也沒有做任何的處罰。就連天天跟在李青身後的王文生,見到如此冷靜的李青都感到害怕。他們老大這是暴風雨的前奏嗎?
李青吩咐人進城裡請醫館大夫過來,還讓打聽一下有沒有哪個醫館願意入住李青地界的。如果有原意的,全部醫館家人都接過來,李青送房子,籤長工契約。
李青還親自帶了禮品,去看了受傷的人,並且履行了契約條款。等他們傷養好後,那幾個反對四喜當初決定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李斌。那些鼓動四喜留下收糧的人都安排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四喜被李青徹底遺忘了,李青對為了一己之私,不顧他人死活的人,要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山上的寨子建設完成了,李青讓所有老人孩子都搬去李青山去住。山寨的哨崗由吳石帶領的孩子組成的少年民兵把守。李宅由三旺帶人把手。李青地界周邊算上大門,總共有四處需要把守。河上架了橋,橋上的哨崗由吳天帶人把手;李青地界正門的城樓由王文生和李仁把守,李仁為主。剩下兩處在張家村和吳家村的外側,雖然那邊正常是過不到人的,但是李青怕萬一,那兩處地方就由李庚和鄭林把守。
由於張族長提出跟李青合作抗旱不成,那八家人抱成了一團,要和李青據理力爭,李青怕張成難做,就讓張成去了縣城,張成住在縣衙裡,跟縣令商議後續的合作。
現在旱災已經開始了,臨安縣縣令由於提前做了防範,和遞交上書,被上峰狠狠的表揚了一番。如果這次臨安縣能挺過去,他最少官升兩級。縣令很是感激李青,也知道這次的旱災,臨安縣是要依靠李青地界的。所以熱情款待了張成,表示他們願意聽李青的吩咐做事。
從入春開始,一場雨都沒有下過,四月份開始就有其他村子的難民到臨安縣避難了。臨安縣是個中下縣,人口在一千兩百戶左右。臨安縣治理的有八個村子,除了李青地界的三個村子,其他的五個村子都有難民陸續的來到臨安縣避難。
第八十五章 防衛力量
臨安縣的大戶多數都逃往去了府城或是其他地區。臨安縣存糧和救濟糧有限,不只是臨安縣,災區的各縣救濟糧都有限,尤其是他們重災區。糧食由朝廷救濟,可是水怎麼辦呢。縣令沒了辦法,只能請張成代為轉達臨安縣現在的情況,希望李青能出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