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朗與多爾袞當眾發誓要秉公輔佐皇帝。若“妄自尊大,漠視兄弟,不從眾議,每事行私,以恩仇為輕重,則天誅地滅,令短折而死。”誓約不長,卻令人印象深刻。七年之後,正值三十九歲英年的多爾袞遽然死去,算得上是短折而死了。於是,曾經有人油然想起過這次盟誓。

九月十一日,皇太極去世一個多月了,輔政王多爾袞替小皇帝釋出諭旨,命令另一位輔政王濟爾哈朗率軍攻伐錦州與寧遠。這是一次很奇怪的軍事行動,其戰略目標和戰役戰術指導都莫名其妙。而且是由排名在後的多爾袞命令排名在前的濟爾哈朗,並且,兩天後就要出發。

濟爾哈朗帶兵走後,多爾袞又代小皇帝釋出諭旨,晉封自己為攝政王。雖然這只是一字之差,分量可是不輕。輔政者,輔助君主處理政事之意也;而攝政,則是代替君主處理政務,已經可以直接發號施令了。從《清實錄》的記載上看,攝政王多爾袞很客氣,他的名字仍然還排在濟爾哈朗的後面。

多爾袞的愛恨情仇(9)

成為攝政王之後,多爾袞召集貝勒大臣們開過一個會,會議的重大決定是,從攝政王開始,所有親王、貝勒、貝子“悉罷部務”,不再分管政府六部事務。所有政府工作全部由各部尚書負責,各部尚書直接對攝政王負責。當年,皇太極設立政府六部,本來就有削奪諸王貝勒許可權的意思,並曾經有過悉罷諸王貝勒分管部務之舉。後來,隨著皇太極權位的鞏固而漸漸放鬆了控制。如今,多爾袞再次祭起這一招兒,意圖仍然在於削奪諸王貝勒們的許可權,使他們只能“議政”,而不能“干政”。多年以後,到了雍正及其兒子乾隆皇帝時代,索性連諸王議政的權力也予以廢止。從此,給這個政權帶來過勃勃生機的貴族共和便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剩下了完全漢化的皇權專制,這個政權也就此步入了真正的迴光返照。

一個月後,濟爾哈朗從寧錦前線返回瀋陽,發現,短短一個月時間,一切已經似是而非。不久,他召集大家開會,宣佈:今後一切政府事務都要先報告多爾袞,排名順序也要先寫多爾袞。從此,濟爾哈朗成了一位掛名輔政王爺。和代善一樣,濟爾哈朗深諳明哲保身之精義,遂成為前清時期最高層中能夠得以善終的很少幾個人之一。

半年後,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四月一日,在多爾袞即將出徵大明前夕,豪格的一個親信部下,據說在“力諫不從”的情況下,出面檢舉豪格“悖亂”。處理的結果是,幾位忠實於豪格的部下被殺死,豪格本人被廢為庶人,所有的七個牛錄被剝奪,罰銀五千兩,然後——“罪惡多端數不勝數,姑且不再追究,遂釋之”。(《清世祖實錄》卷四,順治元年四月戊午。)這是一個奇怪的、完全狗屁不通的判決。表明,在羅織罪名、玩弄權術、陷人於不義上,多爾袞還不是特別嫻熟老到,他和他的後代們需要向大明朝官場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另一個可能是,多爾袞急於征伐大明,時間過於倉促,來不及仔細琢磨。

三年後,順治三年正月,已經牢牢掌控了大權的多爾袞再次起用豪格,命他率軍前去對付張獻忠。順治五年二月初三日,豪格在把這位令四川人聞之色變的“大西皇帝”殺死後,凱旋迴京。一個月以後,為他慶功的熱乎勁兒還沒有完全過去,豪格便又一次獲罪被幽禁起來。這一次,他的罪名真的稱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不久,時年四十歲的豪格在幽禁中無疾而終。有人認為,他是被受過專門訓練、具有高度技巧的大明錦衣衛留用人員奉命殺死的。死後,檢查不出任何致死的原因。這可能是福臨小皇帝痛恨多爾袞的原因之一,多爾袞的身後亦由此註定。

就這樣,曾經有過“賢王”之美譽的多爾袞,三十二歲時,成為大清帝國的真正領袖,率領大軍直撲北京。當時在中國社會與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的所有人物,不是成為他的部下或棋子,就是滅在他的手裡。

在未來的歲月裡,他帶領八旗鐵騎一舉拿下了全中國,在他手中,建立起了對這一片廣大土地完整而有效的管理秩序。大明帝國許多遭人痛恨的人物,儼然變成了治國之能臣,如洪承疇,如著名閹黨、大明帝國前大學士馮銓,甚至李自成的宰相牛金星之流。

隨後,豪格死後僅僅兩年多一點,三十九歲的多爾袞正值英年便遽然死去。

上天待大清何其厚也?上天待多爾袞又何其薄也?

他的恩怨情仇幾乎與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大明帝國的垮臺緊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而又波詭雲譎的圖畫。無論如何,應該說,這個大時代的轉變最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