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她能教他一點皮毛,可往裡深思卻是連她都想不明白的。看著不解的李單,她好像能看到他的腦子裡在想什麼。
他不明白為什麼家裡要這麼對無賴?為什麼要好聲好氣的哄走他?最後還讓他入了李家的家譜?
像這樣的無賴,人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謊話。就算外人一時被他矇蔽了,只要他們李家出來告訴大家真相不就行了嗎?
無賴只是一個小人,李家怎麼會怕這樣的一個小人?
她能看透他,只是因為她比他年長,經的事情多。可她的煩惱跟他何其相像?
李顯為什麼寵妾滅妻?甚至願意不要嫡子?僅僅是因為男女之情?還是對她有什麼不滿?她嫁入李家十幾年,自問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李家的事。到底她還要怎麼做?
張憲薇想不明白。
她不再期待李顯對她有情,甚至也不期待他對她有夫妻之義,但是她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無賴是求財,這顯而易見。
李顯求的是什麼?一生不負朱錦兒?那他可以向張家退親。就算當時是被李家二老逼迫著將她娶進門了,等二老去世後,他也可以休了她,將朱錦兒扶正。
如果她真的在李家二老死後被休,那時她也不過剛剛三十歲。雖然無子被休不是什麼好名聲,可張家在燕城也不是小門小戶,她的娘雖然性情懦弱,可她的爹卻沒那麼多講究。她完全可以改嫁。
他為什麼既不肯扶正朱錦兒,又不肯給她嫡子?他圖什麼?
張憲薇不知道要怎麼看李顯。他到底是多情?還是無情?
第 11 章
張憲薇要帶著家人先走了,只有李顯和李單留下,等處理完這裡的事後,李單再跟著李顯回燕城的李家。
喪事辦完已經是重陽節了,車裡更加悶熱。張憲薇想著女兒年紀小,所以把車簾掀開,讓風能吹進來,然後準備了薄荷油一類清涼解暑的藥油擦在額頭或手心。
他們常常在路邊的茶攤停下來,請店家煮一些綠豆湯。路過農家的瓜田時再買一些西瓜。晚上住店時,不管多難都要請店家送洗澡水到房間來。
張憲薇本來是想在澠城住到天氣變涼以後再回燕城,可是李顯看事情都辦完了,他一個人留下來把前來奔喪的親戚都送走就行了,也不必非要全家人都在這裡。
事實上,當年李顯在澠城待到了秋分才回來。他沒有多說,但是張憲薇事後聽到一些流言,據說是他趁著李單被打傷躺在床上,李南又年幼還被張憲薇提前帶走的時候,搶佔了李家留給兩個孩子的家產。
上次張憲薇認為這只是流言,這一次……她還是這麼認為。李顯雖然無恥,但是他倒是從來不在銀錢上無恥。他的身上有一種大丈夫的氣魄,不愛財是他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
她讓李單留下,是因為她認為在上一次,李單聽信了這個流言,認為李顯偷佔了李家大伯留給他們兄弟兩個的家產,而她當時帶走李南的事也變成了夫妻一心,合起夥來騙財的事。
李單後來跟她算錢算得那麼清楚,未償沒有拿錢收買她的意思。就是年輕人做得不夠好,本來是收買,做起來卻像結仇,像是在打她的臉,一副‘你不是愛錢嗎?我把錢給你,把弟弟還給我!’的樣子。
張憲薇想讓李單親眼看著,以李顯的本事,他絕不會做得讓李單誤會什麼,反而等李單回到燕城後,說不定會認為李顯正是他們兄弟的大恩人。
她雖然不想讓李單被李顯影響,但是……
身為女子,她的見識只在內宅有用。李單日後在世上行走,需要的是像李顯這樣的人給他指引。
至於別的,她相信李單的品性。他就是跟李顯學得再多,也只會把他露在外面的光明坦蕩、處事圓通學起來。
佛只能看見佛。
李單看到的李顯,只會是一個可敬的長輩,一個君子。而不是一個小人。她會被李顯矇蔽,正是因為她將心比心,對自己的丈夫,沒有擺在明面上的劣跡和惡行,她又怎麼會去懷疑他心懷奸佞呢?
所以,以前在她眼中的李顯正是一個大丈夫,她的良人。
離燕城越來越近,趙氏的臉色越來越糟。
張憲薇抽空問她怎麼了?
趙氏慘白著臉,硬是擠出一抹笑,道:“我是想著,是不是需要再給相公納個妾?”
張憲薇皺眉道:“胡說什麼?大伯和大伯母剛去世,老大應該守孝的!”不過說是這麼說,她記得當年朱錦兒確實是在那個妾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