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多少錢的創業者而言,開“奶茶店”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來需要的“啟動資金”不高,二來前期用不著太繁瑣的準備。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門檻很低。
但門檻低的行業,往往成功的難度係數更高。
比如在後世你要是去一個叫“虎撲”的社群提問:初中肆業,沒什麼文化學歷,又不願意幹體力活吃苦,請問適合做哪一行?
各位熱情的jr們大機率會推薦你兩個行業:玩說唱,寫網文。
門檻低嗎?
確實低。
但實際上門檻都在行業裡面,真要是邁進去了,你就會發現成功實在是太難了。
開“奶茶店”亦是如此,當你較為輕鬆地開了一家奶茶店之後,你就會發現競爭對手太多,到處都是問題,最後等待你的結果大機率就是賠錢關店。
沒辦法,怪就怪陳程穿越得太“晚”了。
否則要是早些年的話,光做辣條、賣辣條都能賺不少錢,然後再建立一個叫“衛龍”的品牌(手動狗頭),簡直不要太容易。
至於現在嘛……你如果不做出點兒新意來,確實是很難立住腳的。
所以目前擺在陳程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是做平價的“大眾品牌”,以量取勝。
就像後世的“蜜雪冰城”這個“屌絲弟弟”,人家活得也挺好,而且如果陳程沒記錯的話,“蜜雪冰城”應該就是從2007年開始發力的。
可再深入分析的話,陳程便能感覺到現在入行還是有些晚了:
像“華萊士”、“s縣小吃”這種平價連鎖品牌基本上都是21世紀初興起來的,雖然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些品牌確實沒什麼特殊的,但放到當時,它們在餐飲屆仍然是有新鮮感的。
就拿“蜜雪冰城”這個“屌絲弟弟”來說吧,它當時售賣的一些冷飲味道確實不錯,而且價格也較為低廉,尤其是那種曾風靡一時的“兩元冰淇淋”,絕對算是餐飲屆的一種創新之舉。
“華萊士”亦是同理,價格便宜將近一大半的“洋快餐”,當時大部分人確實都沒有見過。
可時至今日,這條路就不太能行得通了,因為即使在陳程此時所處的這個縣城小商場裡,都能看到好幾個賣漢堡、炸雞的門店,你根本沒有特殊競爭力的嘛!
再想想後世“華萊士”的名聲:吃了“華萊士”,秒變“噴射戰士”,以至於許多“華萊士”門店都得搞“超級特惠”才能攬到客源:
滿100減80,五塊錢能吃仨漢堡,就問你怕不怕?
所以陳程決定還是放棄做“平價大眾品牌”的想法,紮紮實實地走出一條“高階品牌路線”才是正道。
這樣一來的話,“喜茶”的發展路徑就非常值得借鑑了。
如果陳程沒記錯的話,前世“喜茶”這個品牌應該是2012年在粵省創立的,隨後幾年時間內就火遍了全國。
除去“喜茶”創始人的一些營銷手段外,“喜茶”能火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做出的許多產品真的好喝且獨特。
“喜茶”的創始人自己也說過,當時他做“喜茶”的時候,就沒想用“茶粉加奶精兌礦泉水”的傳統方法。
而且為了做出最受歡迎的奶茶,他專門進行了一番“市場調研”,然後推出了好幾款在當時屬於顛覆性的產品,比如“芒果芝士奶蓋茶”。
包括後來能在“奶茶屆”佔有一席之地的“茶顏悅色”、“書亦燒仙草”等品牌無不秉持著同樣的思路:
我做出來的產品真的好喝,而且你在別處還喝不到。
因此即使這些產品賣得貴,但消費者仍然買單,同時還能樹立起“高階品牌”的形象,不像“s縣小吃”似的,縱然開遍全國,但商業價值並不高,除非你一輩子就做這個,否則回頭轉行套現都麻煩。
“新的茶飲時代就要來了,而這就是屬於自己的機會!”
陳程用力握了握拳頭,一時間只覺滿腔的豪情壯志,“當然,‘喜茶’這種品牌在小縣城肯定是開不起來的,所以必須得等自己到一線城市去上大學的時候再做圖謀,而那時候‘喜茶’等品牌摸索出來的產品和經驗,就都是自己的了!”
“喂,陳程,你笑什麼呢?”
姜曉藝詫異地打量了陳程兩眼,爾後指了指他手中的那杯檸檬水道,“你是不喜歡喝這個嗎?為什麼一直不喝呀?”
“哦,沒有,我只是……只是突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