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會傳授一些什麼法術或者護身的功夫,自己家傳授就是純粹的用來養生長生的功法,若不是一位祖師研究出來這個飛劍,現在葉森除了能比普通人活的時間長一點,五感六覺比普通人敏銳一點,其他的一點也拿不出手,遇到普通的練武者估計幾招就能放反自己。
認識到自己不足,葉森於是就在練習的時候更下苦功了,於是葉森練的掌法更慢了。
有人或許會問不是下苦功了,為什麼會練的更慢了呢?
這就說道一個問題了,下苦功並不一定是要多加練習。因為下苦功有兩種,一種是聰明人是費更多的腦子在目標上,爭取用更高的效率獲得更高的收益,而另一種就是平常所說的下苦功了,就是用熟代巧,期望透過大量的練習,透過熟能生巧來取得本來可以透過仔細的研究觀察就能獲得結果。
而葉森就是聰明人,或者說是懶人,家裡人從小就教育他要花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合適的利益,為什麼不是最大的呢?因為貪心不足蛇吞象,貪心往往會導致前功盡棄。
所以葉森透過越來越慢的出掌,來琢磨這套掌法,體悟這套掌法的優良之處,搞清楚什麼地方適合自己用飛劍代替拳掌出擊,什麼地方適合防守,總之作為聰明人的葉森就是在試圖把這一套八卦游龍掌轉化成一套適宜劍修使用的劍訣。
至於老道長所說的什麼練手中無槍心中有槍,葉森根本就沒有考慮。
葉森是知道自己在武學方面的程度,現在自己的水平比起那些武館中剛開始學武的小孩高不到哪裡去。
自己在剛到基地的時候,能夠殺掉那個忍者首領,全是靠自己的飛劍犀利,跟自己身手沒有一點關係。
想到這裡,葉森也很佩服自己家的那位祖師,怎麼能夠想到飛劍作為宗門修士的防身裝備呢?
這東西要學會用卻是很簡單,只要想就可以了,但是精通就有點難了,所以葉森現在才會一直按照老道長和那兩位劍修前輩的指導練習。
而武技想要練到能夠對付的了那天那個忍者首領,那麼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就不是練個飛劍能比的了。
要是葉森的那位祖師沒有想到用飛劍作為防身裝備,而是傳授了一套武學交給後輩讓他們學了防身的話。
那麼葉森從小就要在練氣打坐的同時,還是花費大量的精力來學習一門武學,這樣不僅影響了葉森的練氣修為,使得葉森在長生的道路上坎坷更多,更有可能因為武學能夠快速提高葉森的戰鬥力或者說是提高葉森的自我保護能力,吸引葉森花費更多的精力在武學上,而不願去學那沒有什麼成效的練氣打坐。
而如果給葉森一把飛劍的話,葉森就會要想著御劍之事,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飛劍,必然會努力的修行,使得自己的修為儘快增長,並且飛劍的使用不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只要能夠操縱就能使用,並且戰鬥力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很多,即使練了多年武學的那宗師們也不一定是剛會操縱飛劍的新人對手。
隨著葉森想的越多,就覺得自己越來越真相了,明白了自己家那位祖師的偉大,但是還對那位祖師有點不滿,您老人家能想出用飛劍護身這種方法,為什麼不專門留下一門飛劍的劍訣呢?
還沒等葉森自己想到第二個為什麼,葉森又想到了為什麼祖師不留下一門飛劍的劍訣了。
原因很是簡單長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祖師只是讓宗門的弟子將飛劍當作是一種防身的裝備,而不是讓自己的後輩弟子都去轉什麼劍修,那樣根本就是自己的目的,自己的目的是宗門弟子在有飛劍防身的時候,能夠花費更多的精力在長生大道上,沒必要花費精力在那些無關之物上。
所以祖師沒有留下什麼劍訣,讓後輩弟子去參悟,也沒有說什麼讓後輩弟子去為宗門找尋一門合適的劍訣,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長生。
明白了這些,葉森對於練劍的激情就少了不少,沒有原來那麼衝動了,開始回想起這幾天自己的行為。
自己為什麼會向道長要求學習武功,為什麼會願意學什麼吞噬功法,為什麼願意聽兩位劍修的意思練習自己飛劍操控能力,為什麼會跟著道長到這裡練功呢?
一想到這幾個為什麼,葉森心裡開始冒起了冷汗,自己什麼時候這樣不小心了,雖然說沒有犯什麼錯誤,但是這幾天自己過的有點渾渾噩噩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自己雖然不需要像是曾子那樣小心翼翼的尋找自身的問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