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杖旄鉞,
雲旗繞彭城。
三軍受號令,
千里肅雷霆。
……
到任不到半個月李牧三兄弟,就急匆匆的出兵平叛,對比一甘混吃等死的同僚,那是妥妥的忠公體國。
或許是被他們愛國精神所感動,又或許是為了玩兒驅狼吞虎,郡府這次難得湊齊了軍費。
當然這個湊齊,也僅僅只有六成。漂沫這是衙門的規矩,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能改變。能夠撥付這麼多錢糧出來,那都是看在平叛的份兒上。
郡中的官老爺們現在也發愁,叛軍既然能夠攻破西城郡,誰知道能不能攻克漢川郡?
不同於同僚之間的鬥爭要講規矩,叛軍可不管他們是誰。一旦入了城,那都是一刀一個。
男兒都有一個將軍夢,統帥千軍萬馬、揮斥方遒,那份感覺實在是太爽了。
這次平叛行動,李牧選擇的第一目標就是——“收復龍山縣城!”
明面上是為了打擊叛軍氣焰,先攻克首叛之地。實際上還是因為地頭熟,對叛軍勢力足夠了解。
順便還能毀滅證據,抹去之前“做買賣”留下的蛛絲馬跡。要是能夠殺人滅口,那就更好了。
……
龍山縣城,自從李牧當日離開之後,這裡又爆發了一場火拼,勢力最為雄厚的聞香教贏得了最終勝利。
趕走了各路義軍,獨霸龍山縣固然是舒服了,可現在面臨朝廷平叛,他們也只能孤軍奮戰。
總教那邊剛剛搞了一次大行動,拿下了西城郡府,此刻正和州府之兵殺得不可開交,根本就無力支援他們。
龍山縣的幾路義軍,在搶地盤失敗之後,也大都去了別處討生活。
依靠手中的陣盤,換了地方照樣風生水起。沒有回來尋他們的晦氣,都算是顧全大局,支援想都不要想。
對大部分義軍來說,打一槍換個地方,也並非是什麼難以接受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好不容易才過了幾天好日子,讓他們放棄現在花天酒地的生活,重新回鄉下吃土,誰也不願意啊!
人心不可違,當老大的也不能和所有手下對著幹。要不然人心散了,隊伍也就沒法帶。
何況憑藉陣盤交易立下大功的周啟航,才剛剛晉升堂主不久,現在正需要立威,擴大自己在教中的影響力,也不容許他退縮。
昔日的龍山縣衙門,此刻已經換上了忠義堂的牌匾。
看得出來,聞香教在地方治理上還很稚嫩。佔領了地盤,沒有建立法度、秩序,反而繼續在玩混江湖的哪一套。
議事大廳中,周堂主神色凝重的問道:“朝廷平叛大軍的訊息,打聽清楚了沒有?”
大周帝國雖然丟了民心,可是過去無數年建立的威望還在。面對這條死而不僵的百足蟲,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稟堂主,根據漢川分舵那邊傳來的情報,這次主持平叛的乃是朝廷新委任的三名校尉。
據說這三個傢伙來頭很大,好像是出自大諸侯之家,氣焰甚是囂張,連郡守、郡尉都不被他們放在眼裡。
當日過來上任,更是直接帶著三千騎兵過來,在漢川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現在這些私軍都沒有離開,依舊守護在他們跟前。
根據我們的人打探到的訊息,這三千騎兵全都武者,已知修為最低的都有後天三層。裡面軍官更加厲害,不乏先天高手。
可以說全梁州,都找不到幾支能夠比肩這三千精銳的部隊。
相比郡中派出的三校兵馬,這支三千人的騎兵對我們的威望無疑更大。若是在外面遭遇,恐怕……”
說話間,鷹眼老者還有幾分心有餘悸。來頭大的敵人最難惹,不管是碰上這樣的二代都會頭疼。
真要是在野戰中遭遇,恐怕只需一個衝鋒,他們就得崩潰。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還是據城而守。
只是守城同樣充滿了風險。沒有援兵的他們,一旦陷入了朝廷的包圍,就喪失了戰略主動權。
聽了這個答案,周堂主也頭疼了起來。走是走不了的,就算他們兩條腿跑得贏四條腿,可下面計程車兵不行啊!
聞香教拉起來的義軍就是以普通人為主,同任何沒有超凡的古代軍隊沒有多少區別。日行軍四五十里是正常操作,急行軍也難以超過八十里。
按照原來的計劃,周啟航準備先教授這些人基礎武功,耐心培養個幾年,從中挑選精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