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笑傲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獅駝嶺——“屍駝嶺”收到求援,留守佛門如來善屍,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現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要不是唐三藏的狀態確實糟糕,如來都有些懷疑這是在糊弄人。畢竟,以他準聖的修為,都沒有任何發現。
隱藏的這麼深,索性直接搞死唐三藏算了,何必要玩兒這種小把戲呢?
想不明白,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眼瞅著唐三藏就要奄奄一息,不想辦法那就只能更換取經人了。
這種事情,聖人可以一言而決,在不涉及利益的情況下,各方多半都會樂得賣個面子,但如來卻沒有這份待遇。
在洪荒世界,面子是和實力掛鉤的,實力越是強大,在外面的面子就越大。
不能換人,那就必須要努力搶救。何況金蟬子還是如來的便宜徒弟,就這麼捨棄也會影響他在佛門的話語權。
“天地萬物一啄一飲,皆有其執行規律。唐三藏不是因妖魔作怪,而是一種病,或著說是一種詛咒。
三界之中,最為精通醫理者莫過於醫道祖師。悟空,你速去火雲洞請炎帝神農。”
如來故作鎮定的說道。
大道萬千,各有所專。幾乎洪荒世界的所有頂尖大能,都在某一領域、或者是某幾個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
在各自所擅長的領域,即便是聖人也無法和他們相比。這幫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稱呼——混元種子。
大道唯一,在同一方世界中,每條大道都只能容納一尊混元修士。
一旦被人佔了位置,後來者就只能另謀出路。比如說:沿著這條大道開闢新的大道,以此證道混元。
當然,這種憂慮是多餘的。洪荒之中混元修士寥寥無幾,還沒有到大道擠壓的地步。
聽了如來的解釋,孫悟空心中暗自一喜。佛祖解決不了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對一心想要擺脫佛門控制的孫悟空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佛祖,真要是如傳說中那麼無所不能,才是真正的災難。
至於唐三藏的死活,孫悟空並不關心。對漫長的猴生來說,取經這段經歷實在是微不足道。
……
取經路上的小波折,沒有影響講道的進行。唯一遺憾的是兩位混元修士同時開啟講道,無法做到兩邊兼顧。
至於派出分身聽道,那就純粹是在找死。道不可輕傳,強者的尊嚴不容褻瀆。除非關係特別親近,或者是有合理的理由,否則是沒人會那麼幹的。
非李牧不近人情,硬要和平心娘娘搶這個風頭。實在是現在情況特殊,不出千年域外入侵就要開啟,根本就錯不開時間。
當務之急,乃是儘可能的提升洪荒世界整體實力,以應對接下來的變局。
本尊不在,只能分身出面講道。按理來說,這也是對聽道者們的不尊重,但是大家顧不上那麼多,有白嫖的大道,還挑剔啥!
混元大道,這可是有別於聖人大道的新路。鴻鈞老祖的斬三尸成聖之法,只適用於聖人大道,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讓真靈融入天道,而混元大道的本質卻是法則。
在鴻鈞講道之前,洪荒的主流修煉模式還是混元大道。因為遲遲不見有人證道,或者說不知道有人證道,紫霄宮講道之後大家就被帶偏了。
怎奈捷徑也不好走,成聖確實確實比證道混元簡單,可架不住聖位數量有限啊!
經過無數次的爭鬥、博弈,最終六聖從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其餘大能則淪為失敗者。
除了少數頭鐵的大能,繼續死磕聖人大道外,大部分人在確定成聖無望後,又掉頭回去重修混元大道。
來回折騰一遍,浪費時間事小,關鍵是還影響道心。李牧有理由相信,鴻鈞老祖這是故意而為之。
不過這是一個陽謀,人家只是負責講道,修煉道路選擇還是由個人自己決定,來回折騰只能證明自己道心不夠堅定,甩不了鍋。
沒有先行者領路,全靠自己獨立摸索,跳坑、踩雷自然不會少。最出名的就是冥河老祖,跟風女媧玩兒造化生靈,跟風五聖玩立教,結果將自己坑了一個半死。
看似是一教之主,麾下有無數阿修羅族人聽命,實際上這就是一塊雞肋。
因為先天上不足的限制,傳道氣運和冥河老祖基本上沒有關係。就算在人間界留下了道統,那也是人人喊打。功德氣運沒有分到多少,滔天的業力卻是滾滾而來。
種族氣運啥的,同樣也指望不上。以修羅族的特性,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