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天皇治世,人族大興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緩解了食物危急,開始定居人族爆發出了超乎尋常的生育熱情。
短短百年時間不到,人口數量就增加了三倍有餘。東部洪荒的大部分割槽域,都出現了人族的身影。
種族的發展壯大,人族氣運也在不斷升騰。與之相伴的各種問題,也跟著接踵而至。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一位新的雄主出現,帶領人族開創新的輝煌時代。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遍地開花的三清觀,幾乎所有的人族定居點,都出現道觀的身影,迅速佔據了人族的主流信仰。
還沒有開始正式傳教,氣運就滾滾而來,一時間三清聖人都被搞懵了。
自來粉太猛,在高興的同時,三清聖人同樣也在犯愁。
三清觀雖然拜三清,可裡面傳播的思想卻和玄門三教有很大區別。可以看做是三教教義的大雜燴,然後又進行了推陳出新。
崑崙山之巔,三清再次齊聚。這次聚會的主題只有一個,怎麼處理三清觀的問題?
在聖人面前,三清觀的來歷全部都一清二楚。全都是昔日崑崙山聽道的人族修士搞出來的,其中又以李牧的徒子徒孫最多。
原本這也是三清聖人的謀劃之一,只是沒有想到這幫聽道的傢伙傳道這麼猛,還沒開始就已經把活兒幹得快完了。
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聖人弟子傳教都可以省了。如果三清觀的教義和他們的一樣,那肯定是樂見其成。
躺贏嘛,誰都喜歡。可惜沒有如果,三清觀就是一個大雜燴。
若是三清觀再離經叛道一點兒,那也好辦,直接打壓下去重塑正統便是。
遺憾的是三清觀的教義,大都在玄門三教之中找到。就算不是直接套用,那也存在一定的關聯。
甭管怎麼看,那都不可能是邪教。聖人也是要臉的,做不出這種沒有皮面的事情。
畢竟,人家拜得是他們三清,傳播的教義也是源於三教。就算是存在些許偏差,那也只是個人理解問題。
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自然不能夠說錯。要是理解偏差都是罪,那麼也沒人敢拜他們三清了。
“這本來就是我們的計劃,只是出現了一點小小偏差。本以為他們會學習三教之一,沒有想到他們全部給學了。
學而不精,會兒不通。出現一些誤差也是正常的,正好適合凡夫俗子。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夠領會我們的大道真意。
罷了,隨他們去吧!”
太上聖人最先開口說道。
人教就一根獨苗,還跟著修煉了無為之道,指望玄都去傳教,估摸著人教在世俗道途隔三差五的斷絕。
三清觀的教義雖然混亂,但是卻將玄門三教拉在了一起。傳道功德被下面的人分了,但氣運還是到了三清聖人手中。
只不過這是平均分配,三位聖人拿到的份額全部一樣。在三清尚未分家的時代,這麼操作顯然是沒問題的。
原始和通天有想法,想要證明自家的教義更正確。可是顧忌三清無數的情誼,這種話只能在心裡想想,沒法子直接說出來。
“大兄說得不錯,三清觀教義雖然存在理解偏差,可是以他們的資質悟性,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我等真正的大道核心,只有跟腳深厚之輩可以領悟。他們雖然一知半解,可出發點還是好的,知道宣揚我三清大道。”
原始聖人哈哈一笑道。
理解偏差好,這恰好證明了闡教重跟腳的優越性。要是人人都能夠完全領悟他們的教義,那才是對他闡教的否定。
“大兄、二兄都這麼說,我自然不會有意見。甭管三清觀我等教義領悟的怎麼樣,可終歸還是在人族宣揚了我三清的大名。
往後我等若是傳道,必定會事半功倍。不如將他們收入門下……”
不等通天把話說完,原始聖人急忙阻止道:“三弟,此事萬萬不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這種事情可不能強勉。”
不慌不行,要是現在不攔著,任由通天聖人折騰,世俗三清觀全部變成了截教門下,那就完犢子了。
大雜貨的三清教義,也比截教一家獨大的好。雖然大家氣運相連,可有些東西還是要競爭的。
見通天不服氣,兩人又要發生爭吵,太上聖人開口勸說道:“好了,些許小事也值得你們爭吵。
三清觀同時繼承三教教義,就算是我等三清共同的門下好了。”
看似在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