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
迫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選擇廣撒網。反正法則領悟得多了,也不會壓身。
先給積累著,到了未來證道之時,再做出選擇就是。
大道之爭殘酷,只是針對能夠證道混元的那一波修士,普通人壓根兒就沒有那些煩惱。
摸到混元門檻之前,甭管你修煉什麼大道,都不會有人攔著,甚至還會樂見其成。
即便是到了最後時刻,也有退縮的機會。只要你肯認輸,放棄爭道別人也不會斬盡殺絕。
畢竟,修煉的人越多,大道法則就會越發完善,作為佔據大道的混元修士獲得的好處也會越大。
包括天道也會受益,這些大道法則都是天道的養料。積累的法則越多,天道法則就越嚴密,世界晉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質上正統的高階修士,和世界就是相輔相成。這也是李牧搞不懂洪荒世界為啥量劫不斷的原因。
壓下了心中的疑惑,李牧繼續在廣撒網的道路上狂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洪荒之中敢這麼幹的也就他一個了。
不對,或許紫霄宮那位也有這樣的資本。只不過鴻鈞現在的段位太高,犯不著下來爭奪證道混元的“小機緣”。
三千年又三千年,人皇時代還是沒有開啟。間隔時間這麼長,李牧也非常的無奈。
這是他的鍋。按照正常情況,三皇治世的時間線基本上都是連上的,可惜前面兩位證道的速度太快了,以至於人族需要時間來消化成果。
天皇和地皇之間間隔萬載,現在地皇和人皇之間需要間隔的時間則會更長。
何況,人族太聰明瞭,習慣性的拿別人進行對比。
不散去前面人皇的一部分影響力,大家動不動就拿兩位人皇的功績進行對比,讓後來者如何自處?
超越前者,說起來簡單,可真要是做起來就會遺憾的發現――辦不到。
大功德之事又不是大白菜隨處可見,想要拿到功德就必須要對人族發展有大貢獻,且不能傷害洪荒天地。
地皇和天皇還可以比比,好歹是種出五穀之後才被公推上的位。後面的幾位就悲劇了,哪有什麼大功德給他們留著?
真要是這麼玩兒,三皇五帝永遠都歸不了位。
這些變故聖人自然是一清二楚,只不過既然是針對門下弟子的一次考驗,自然不會告之。
要是什麼事情都安排清楚,那還考驗個鬼。聖人收下一堆門徒是為了傳道,可不是給他們當保姆的。
真要說聖人對門下弟子有多深的感情,李牧肯定是不相信。
尤其是通天教主那種門徒過萬,徒子徒孫不計其數的主,哪有那麼多感情去分?
沒別的原因,李牧自己也是門徒遍佈洪荒的主。可是除了幾個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的弟子外,剩下的見面他都不一定能夠叫出名字。
時間一天天過去,苦苦等待的廣成子,最終還是安耐不住踏入了華山。
“廣成道友,這麼急匆匆的過來,可是發生了什麼變故?”
李牧明知故問道。
作為最亮眼的崽兒,接下來的人皇之爭,他已經不準備出手。
儘管有巫族介入,可總體上還是人族內部的紛爭。作為人族之中地位超凡的大賢者,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太華道友,人皇遲遲未曾出現,劫氣卻已經先一步出現。儘管沒有量劫時代那麼嚴重,可人族大興的劫數確實已經來了。
貧道擔心這麼拖下去,可能會發生變故。所以想請太華道友出手,提前找到人皇所在。”
廣成子慎重的說道。
先是天皇,再是地皇。李牧能夠提前找到人皇,在洪荒之中並不是什麼秘密。
好奇者固然有之,但大多數人看來:李牧乃是天道為人皇安排的護道人,故而能夠每每先人一步。
這種事情,李牧自然不會進行解釋。誤會就誤會好了,若天道真要為人皇安排護道人,作為人族之中少有的高階修士,他也的確是首選。
“廣成道友勿急,三皇五帝締造人族大興之事,乃諸位聖人的共同意志,早就成為了天道大勢。
即便是有所變故,也不會出現大的波折。
天地人三皇之中,人皇主兵戈,註定要接受天道考驗,才能夠歸位。
現在人族之中出現淡淡的劫氣,本質上就是人族大興劫數在醞釀。些許風波,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至於人皇的所在,因為劫氣影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