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
取經五人團湊齊,靈山聖會也落下了帷幕。至於剩下的劫難安排,那都和李牧沒有關係。
伴隨著西遊的臨近,李牧感覺自己的證道之日已經不遠。修道之人在這方面的預感可是非常準的,顧不上繼續給佛門添堵,就早早返回了天庭。
修行路上劫難不斷,何況是證道混元。外界只看到了李牧的一帆風順,卻沒有看到他一路走來的苦心謀劃。
順風順水的大前提是大功德加身。洪荒天道就是這點兒好——認死理,只要捨得花費功德,修行路上的劫難都可以削弱,甚至是消弭於無形。
天劫沒了,地劫和人劫自然不再話下。畢竟,李牧早早報上了聖人的大腿,又沒有招惹啥敵人,還有人族大興的大勢,加上一身大功德。
匯聚了這麼多有利條件,要是還有劫難加身,那就沒天理了。
可這種順風順水,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花功德如流水,外界都以為他身居大功德,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功德確實還有一些,但是想要避過混元劫數,還差了那麼一丟丟。
若非為了增加證道混元的機率,他才不會苦心謀劃往天庭裡面鑽。
別看伯邑考和雷震子死得慘,那都是他們氣數將近,自取滅亡。即便是如此,李牧都謀劃了許多年才得手。
若是兩人臉皮足夠後,不在乎外界輿論的影響,硬是窩在天庭之中不挪窩,李牧也拿他們沒折。
暗地裡下黑手是一回事,明面上對天庭六御大帝出手,那就是對三界政府的挑釁。
得罪天庭眾神事小,關鍵是站在了天道的對立面。敢同天道大勢對著幹的鐵憨憨,這年頭已經很少有活著的了。
大秦的迅速滅亡,也不乏擊殺勾陳大帝天數反噬的因素。若非擔心天數反噬太過厲害,李牧也不會拉上妖族一起承擔擊殺紫薇大帝的因果。
現在易位而處,李牧自然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勾陳大帝帶來的優勢。別的姑且不論,混元劫數就可以放在天庭之中。
真要是遭遇人劫阻道,憑藉手中的一眾小弟,將天庭拖下水還是不難的。
“祖師,天帝有請!”
親疏有別,在任何地方都有體現,勾陳帝宮也不例外。外人稱呼李牧為大帝,但武道一脈的門徒卻都是稱呼他為“祖師”。
簡簡單單的“祖師”兩個字,看似平平無奇,實際上卻是時時刻刻在提醒著諸神: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
作為天庭第二大派系,且佔據著最多的神位,武道一脈門徒的身份,還是足以令眾人自豪的。
唯一遺憾的是武道一脈尚未誕生聖人,無法同大教進行爭鋒,只能玩兒打不過就加入。
衝來人微微點頭,李牧暗自沉思了起來。自己前腳抵達天庭,天帝就發出了邀請,顯然不會為了一件小事。
只是眼下佛門大興在即,為了避免招惹上麻煩,各大勢力都不願意跳出來搞事情。洪荒正處於難得的太平時期,天庭並無大事發生。
除非商議佛門大興之事對天庭帶來的影響,或者說是天庭要採取的應對措施。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天庭諸神少不了都要參加。
畢竟,李牧雖然和昊天有過幾次交際,但雙方都心存顧慮,完全是淺嘗即止,妥妥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除了合作了一把,謀取六御大帝之位外,並沒有利益來往。何況兩人乃天庭最大兩大派系的領頭人,關係想親密都難。
搞不清楚狀況,李牧還是欣然應邀。甭管怎麼說,天帝的面子都是要給的。
在天庭之一畝三分地,李牧可沒準備和天帝爭鋒,大家現在想要的東西不一樣,完全沒必要成為敵人。
……
“見過陛下!”
看著眼前的青衣男子,若非氣息沒有發生變化,李牧都不敢相信這就是令一眾佛道大能頭疼的昊天大帝。
顯然,昊天這些年也沒有白過,將天帝職責丟給自我屍後,經過多年的潛修昊天的修為已經遠超當年。
只不過現在的昊天是:成也天帝之位,敗也天帝之位。
作為名義上的三界之主,天帝之位本就具有大機緣。憑藉天帝帶來的大氣運、大功德,昊天的修為也是一路扶搖直上。
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帝在享受功德、氣運的同時,也承擔著相應的權責、因果。
昊天現在的情況非常明顯,修為確實蹭蹭往上冒,可是積累下來的因果,也在與日俱增。
因果